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证券>正文内容
    • 全面注册制将至 三大趋势折射A股新生态
    • 2023年02月09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股票发行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投资者基于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自行判断是否购买股票,以什么价格购买股票,做到“买者自负”,这对投资者的专业研判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大幅提高。专家认为,A股即将迈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阶段,投资者更应擦亮眼睛,强化风险意识,坚持价值投资。

    从盲目投机到价值投资,从短线炒作到长期投资,从散户化到机构化……这是注册制试点以来,A股市场投资生态的新趋势。

    股票发行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投资者基于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自行判断是否购买股票,以什么价格购买股票,做到“买者自负”,这对投资者的专业研判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大幅提高。专家认为,A股即将迈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阶段,投资者更应擦亮眼睛,强化风险意识,坚持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成主流

    注册制正在重塑A股市场投资生态,打破“新股不败”的神话,改变部分投资者“炒小”“炒差”的习惯。“从赚市场的钱”到“赚企业成长的钱”,坚持价值投资正在成为主流。

    “这几年,一味靠打新或炒作题材股、ST股,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很难挣到钱。还是关注的绩优股表现更好些。”有十多年“股龄”的投资者钟阳说。

    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显效,引领定价机制、定价效率和投资理念展现新变化,破发和打新溢价并存现象将是常态。

    “‘打新不败’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套利,有部分资金长期在打新市场里套利,不创造价值。”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从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试点注册制经验看,破发已是常态。注册制将倒逼中介机构提升定价能力,提升打新的风险防范意识。

    市场人士预计,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A股退市力度有望加大,不具备价值成长能力的企业将退出资本市场,“炒差”“炒壳”等非理性投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华鑫证券分析师谭倩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本质是将选择权交给市场。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基础不断完善、IPO常态化,新上市企业的上市与定价,以及不满足存续条件企业的退市等都将更加市场化与常态化。另有分析人士认为,退市力度加大将促进市场形成以企业价值为投资核心的理性投资文化。

    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新上市公司数量有望增加,投资者可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资源将逐渐转移到优质公司群体,使业绩不佳的公司估值回归理性,带动中小盘股估值回到合理区间。

    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随着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资本市场吸引长线资金能力将继续增强。

    “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机构投资者和中长线资金将变得愈发重要。”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指出,中长期资金能在较长周期内支持企业发展,有利于新兴企业融资,进而促进产业升级。

    不少市场机构预计,2023年“长钱”入市规模将稳中有升。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预计,2023年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将达6000亿份至9000亿份,李超表示,政策持续鼓励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领域是侧重点,信贷需求较强。

    在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维持高增长的同时,居民端消费信贷和按揭贷款仍有释放空间。林英奇表示,预计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居民消费需求回升,零售端信贷需求将会在下半年出现明显恢复。

    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展望下阶段,专家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力,突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并保持稳定性,巩固经济运行回升势头。

    “当前宽信用政策延续,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工具将以结构性调控为主,侧重定向引导、精准滴灌,新增信贷同比增速保持稳健。”李超说。林英奇预计,信贷结构与2022年相比会有所改善。

    从具体投向看,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计,金融管理部门将维持政策性银行较大的信贷额度,继续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基建重点项目落地。此外,可能会多渠道缓解房企经营压力,满足居民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在必要时,人民银行可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三农、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

    人民银行日前表示,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