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全国300城首月宅地收入2766亿 多家房企长三角抢地忙
    • 2021年02月10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房企多城齐发力。德信地产出现在3个城市的1月拿地总额TOP10榜单中,在多个城市齐发力,与企业立足浙江,深耕长三角,布局全国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相契合。

    一边是融资利率创下新低的境外市场,一边是热点城市溢价率走高的土地市场,2021年开年,房企一边忙着窗口期融资,一边忙于“进货”备战。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出让金总额为2766亿元,同比增加11%;成交楼面均价为575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6%;平均溢价率为15%,较去年同期上涨4个百分点。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66%。

    “重点城市宅地溢价率较为平稳,部分现金流较好房企拿地积极,因为一季度拿地当年即可有销售额入账。”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有几家以前较为低调的房企开始在公开市场上抢地,可见其怕规模掉队而增加土地储备的决心,而现金流较差的中小房企则仍会缺席土地市场,未来房企拿地能力将进一步分化。

    在热点城市

    部分房企果断拿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热度不减。1月份,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618亿元,位居四区域首位;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200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182亿元,位列第三。

    “市场火热带动企业积极拿地布局。2020年,百亿元企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销售额贡献居五大城市群之首,占比达36.7%,较2019年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是长三角城市群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供需两端支持性政策落地更早,区域内需求旺盛,市场率先恢复,区域热度提升。

    “长三角在上海、杭州带动下市场成交整体活跃。”贝壳研究院表示,上海成交了单宗地块176亿元全国总价最高地块引起市场热度,住宅用地成交405亿元;杭州继续保持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金额排名第一的活跃度,住宅用地成交445亿元。无论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占国家级城市群成交金额比重,还是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占国家级城市群成交规划建筑面积比重,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19.8个百分点、10.3个百分点。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房企多城齐发力。德信地产出现在3个城市的1月拿地总额TOP10榜单中,在多个城市齐发力,与企业立足浙江,深耕长三角,布局全国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相契合。绿城中国出现在2个城市的1月份拿地总额TOP10榜单中,并拿下了杭州1月份拿地总额冠军,拿地优势显著。滨江集团持续深耕大本营杭州,拿下杭州1月份拿地总额亚军。

    “疫情对房企的资金链影响虽然大,但部分企业拿地积极性提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了追求规模,很多近年拿地很少的房企也开始积极拿地,尤其在热点城市拿地更为果断。

    房企拿地能力分化

    正在加剧

    整体来看,2021年以来,房企拿地能力分化正在加剧,其背后有着多种因素。中指研究院认为,一方面,2020年1月份,受新年和疫情影响,部分小企业未拿地,但大中型房企受影响较小;另一方面,2021年,受各类金融调控政策影响,大中型企业拿地趋于谨慎,代表企业拿地规模有所下降。具体来看,50家代表企业内部分化亦较显著。部分现金流较稳定企业拿地态度积极,如第一阵营内的万科、碧桂园、招商蛇口、第二阵营内的绿城等,1月份拿地同比均有所增长。

    “一般来看,房企以招拍挂为主,合作拿地和收并购为辅。在三线、四线城市拿地主要仍以独立招拍挂为主;在一线、二线城市除招拍挂外,亦会加大联合拿地力度。同时,部分房企会通过收并购获取优质土地资源。”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房企对收益率普遍控制在8%-10%之间。未来,行业降速导致企业阵营将相对固化。新时期行业降速、分化、容错低等特征更加明显,房企超车机会减少,更加考验房企守中与进击的权衡力,阵营分化震荡亦将加剧。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雨燕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