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近期业内的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跃迁,更是行业竞赛加速的缩影。专家认为,当前,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参数规模转向应用效能,大模型的价值也正从实验室的各类技术指标向能否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转变。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将多模态大模型引入到日常工作中。
2025-04-18T08:46:32+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据悉,服务机器人专区展览面积达4200平方米,46家颇具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带来了包括具身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在内的诸多拳头产品,集中展示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上下游产业链情况,为机器人企业打造高水平展示空间。
2025-04-18T08:42:38+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眼下正值2025年春招。近日,记者走访“百万英才汇南粤”上海站、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多场招聘会现场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春招人工智能领域岗位大幅增长,特别是AI、算法、人形机器人等方面人才需求旺盛。
2025-04-18T08:38:3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陆续披露,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情况浮出水面。截至4月17日记者发稿,已有4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04-18T08:10:46+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携手挑战半程马拉松,这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从想象走向现实。4月9日,在北京智慧电竞中心,来自清华通班队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跑道上进行测试。据了解,为迎接4月19日将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部分人形机器人赛队已经到达北京智慧电竞中心进行训练和测试。
2025-04-15T09:25:52+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张达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支持行动”计划赋能数学、物理等核心学科的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化成长,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强调:要鼓励教师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加强数智素养培训;要引导学校建立科学的AI教学机制和评价体系;要发挥社会各界合力,推动形成“政策引导
2025-04-12T10:28:36+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仍以科研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为主要参与者,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出货比例较低。他预计,2025年将成为场景化落地的起始年份,2026年可能实现批量化规模应用。B端市场将率先起量,C端市场的成熟预计将在2030至2031年左右。
2025-04-11T08:45:3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期,江苏省南京市立足产业基础和核心优势,研究出台了《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场景应用为核心,推动人形机器人等迈进产品验证和规模应用阶段,努力打造全国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2025-04-09T07:49:4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巨额经营亏损是行业普遍现状。一方面,智能汽车自动驾驶SoC是新兴且高速成长的市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及应用尖端技术,资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从L2级发展到L3级,特定自动驾驶SoC供应商、通用芯片供应商等均参与竞争,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2025-04-08T12:33:1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投资是否出现“泡沫”?早期科技投资如何平衡确定性与技术想象力?人形机器人是否会在2025年迎来淘汰赛?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级市场人形机器人赛道“捕手”,他们分别投资了云深处科技、智元机器人、逐际动力、加速进化、松延动力、自变量机器人等多家具身智能公司。此外,中国证
2025-04-07T16:12:42+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日前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围绕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数字生态系统和能源等领域,约4000家参展公司以“科技塑造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当今和未来的生产和能源供应解决方案。
2025-04-07T08:49:3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就业市场提供新机遇。当前,在就业市场活跃的人工智能岗位有哪些?反映出怎样的产业发展趋势?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哪些职业值得关注?近日,记者走进校园和产业应用一线采访。
2025-04-07T08:38:3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技术创新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人工智能+”快速嵌入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社会“智”理新引擎。
2025-04-01T08:34:1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随着政策的不断加强以及具身智能产业园的快速建设,具身智能正迅速向多模态融合迈进。展望未来,具身智能预计将对智能制造的品质提升、居家养老、智能安全监控等多个领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
2025-04-01T08:07:0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 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求索”(DeepSeek)的突破,它不仅预示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使中国有望成为下一个全球生产力革命的推动者。
2025-03-27T08:42:17+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场景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本质上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刘英表示,“人工智能+”行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强大制造能力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真正能够让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5-03-27T08:27:0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日海智能迎来五连亏。3月20日晚间,日海智能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亏损1.34亿元。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日海智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9.7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34亿元,同比减亏。
2025-03-21T09:20:28+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日,记者参加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预热集体采访活动,走进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深入探寻这些企业在AI领域的创新实践。这些企业所专注的技术领域,并非大众已经熟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而是AI赋能新材料研发,展现了AI技术与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2025-03-21T08:48:33+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行业拔节生长,同样面临着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等挑战。有预测认为,快速发展背后隐藏风险,2025年底到2026年初,这一行业可能迎来一个倒闭潮。
2025-03-21T08:42:4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从智能穿戴设备、汽车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创造全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叠加,也是消费方式、内容的全面升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笔者认为,推进“人工智能+消费”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2025-03-19T07:45:2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