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产业端深挖场景需求层面,需摆脱“为技术找应用”的惯性,转向“从场景定技术”。制造业中,不同生产线对机器人的精度、柔性要求差异显著,企业可联合车企、电子厂商等下游客户共建“场景实验室”,针对具体工序定制机器人解决方案。
2025-08-06T09:43:10+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分析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应该从文体娱乐这类公众关注度高的场景切入,这符合新技术推广的普遍规律。“就像当年飞机刚发明时也是从表演开始,逐步发展到实用阶段。”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应该分三步走:先发展文体娱乐服务,再进入工业领域,最后
2025-08-05T09:34:27+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作为主办方代表,药融圈(医药数据服务平台)创始人王波表示,回顾中国制药工业十年发展,已从“跟跑”迈向部分领域“领跑”,在创新药“出海”、CXO(医药外包)竞争力、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当前医药行业面临同质化困局,传统路径逐渐失效,唯有具备强品牌力与清晰价值主张的“新物种”
2025-08-04T08:59:33+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张孝荣进一步表示,推动各地算力券、数据券等奖补措施落地见效,要放在攻克五大瓶颈的基础上去开展,发券全过程必须守住“公平准入、链上核销、结果挂钩、区域互通、安全合规、动态评估”六道关口,防止套利、重复补贴与监管真空的出现。把宏观谋篇布局与细节精准发力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
2025-07-30T08:27:16+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在刘兴亮看来,中国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为机器人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庞大的应用场景催生丰富的商业化路径,持续加大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企业以及各地产业集群应结合应用,加速协同发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29T08:52:13+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小米AI眼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小米今后将通过优化镜腿结构设计、采用高效能芯片、数据本地化处理和严格的隐私保护策略,致力于打造真正可日常佩戴的AI助手。同时,小米愿意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推动行业在AI交互、安全隐私、设备兼容等关键领域建立共识和标准,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25-07-29T08:20:0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从“走不稳”到“能干活” 我国人形机器人在WAIC秀出“关键
在展望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节点时,江磊预计,在现阶段,通过优化数据采集精度,机器人可胜任无人零售、银行导览等厘米级精度要求的服务工作。3年至5年后,随着高精度传感器部署和数据积累,预计机器人将实现毫米级作业精度,拓展至工业制造等专业领域。5年至10年重点突破运动控制与情感交互技术后,最
2025-07-28T09:40:4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银发经济”兴起的当下,人形机器人也化身养老助老“好帮手”。今年6月份,具身智能企业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该公司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双方合作聚焦AI养老机器人研发、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将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生活辅助、健康
2025-07-22T08:37:0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本届链博会上的两次发言均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机器人”。他认为,AI的下一站是物理,机器人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来自银河通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进化和智平方的四款机器人此次出现在首次亮相的英伟达展台上。
2025-07-18T09:01:1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朗新科技通过此次链博会,不仅展示了其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能力,更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为全球能源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与绿色转型贡献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在AI技术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双轮驱动下,全球能源供应链正加速迈向更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未来。朗新科技将持续深耕于此,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
2025-07-18T08:18:5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利好政策的发布,再次引发各界对数字人的广泛讨论。数字人也称AI数字人,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且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依赖手机、电脑或者智慧大屏等显示设备存在,主要可分为2D(二维)数字人和3D(三维)数字人两大类。
2025-07-08T08:43:5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如今,国内市场上平均每10台服务机器人里,就有7台拥有奥比中光的“眼睛”。“我们注重钻研核心底层技术,芯片产品经历了多次迭代,目前已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主流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之一。”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说。
2025-07-07T09:24:37+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日,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锂电企业进军机器人行业的一系列消息成为业内焦点。锂电巨头们正以技术、资本为纽带,从电池工厂到机器人实验室,构建一个全新的技术创新生态。锂电巨头跨界机器人行业是基于技术积淀与产业协同逻辑。
2025-07-03T08:48:37+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曾芳勤对记者表示,手机行业从“大哥大”迭代到智能手机,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深耕近2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值得持续投入,公司是在提前布局。
2025-07-03T08:45:2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跨界人才在AI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复合优势。”苏思桐表示,虽然他们的算法基础可能不及科班出身的AI研究者,但其深耕垂直领域形成的知识壁垒,往往成为技术落地的关键门槛。
2025-07-03T08:19:2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今年以来,DeepSeek引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潮流,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力量异军突起。论坛上,围绕“中国发展AI的路径有哪些独特之处?”“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这一路径又将如何演变?”等话题,与会嘉宾们展开了广泛讨论。
2025-07-02T08:57:1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了金融服务方式,提升了风险管理效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对金融行业实践产生深刻影响。2025陆家嘴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改革创新:机遇和挑战”等话题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
2025-07-01T08:42:38+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周云杰则表示,机器人对接家庭服务需求是必然,我们并非要追求集成复杂功能的“全能保姆”,而是可以将家政服务拆解为单一功能的专用设备。在周云杰描绘的未来图景中,家庭可能拥有多个小型化、家电化的机器人,像普通小家电一样各司其职。这被视作现阶段更现实的普及路径。
2025-06-27T09:10:06+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期,多地发布人才急需紧缺目录,机器人相关人才成为引才重点;多家招聘平台数据显示机器人企业“抢人”热度高涨;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等多场展会相继启幕……多重信号清晰显示,随着机器人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相关人才需求正呈阶梯式增长,岗位细分的多元化趋势凸显。
2025-06-25T11:26:42+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姚中元认为,随着具身智能行业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数据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数据产业投融资在今年也开始活跃。目前,具身智能的操作等高质量真机数据非常缺失,这促使企业加大在数据采集方面的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望通过股权合作、联合研发等形式构建生态联盟,共同推动数据产业的发展
2025-06-24T07:52:28+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