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仍以科研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为主要参与者,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出货比例较低。他预计,2025年将成为场景化落地的起始年份,2026年可能实现批量化规模应用。B端市场将率先起量,C端市场的成熟预计将在2030至2031年左右。
2025-04-11T08:45:3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期,江苏省南京市立足产业基础和核心优势,研究出台了《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场景应用为核心,推动人形机器人等迈进产品验证和规模应用阶段,努力打造全国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2025-04-09T07:49:4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巨额经营亏损是行业普遍现状。一方面,智能汽车自动驾驶SoC是新兴且高速成长的市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及应用尖端技术,资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从L2级发展到L3级,特定自动驾驶SoC供应商、通用芯片供应商等均参与竞争,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2025-04-08T12:33:1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投资是否出现“泡沫”?早期科技投资如何平衡确定性与技术想象力?人形机器人是否会在2025年迎来淘汰赛?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级市场人形机器人赛道“捕手”,他们分别投资了云深处科技、智元机器人、逐际动力、加速进化、松延动力、自变量机器人等多家具身智能公司。此外,中国证
2025-04-07T16:12:42+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日前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围绕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数字生态系统和能源等领域,约4000家参展公司以“科技塑造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当今和未来的生产和能源供应解决方案。
2025-04-07T08:49:3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就业市场提供新机遇。当前,在就业市场活跃的人工智能岗位有哪些?反映出怎样的产业发展趋势?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哪些职业值得关注?近日,记者走进校园和产业应用一线采访。
2025-04-07T08:38:3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技术创新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人工智能+”快速嵌入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社会“智”理新引擎。
2025-04-01T08:34:1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随着政策的不断加强以及具身智能产业园的快速建设,具身智能正迅速向多模态融合迈进。展望未来,具身智能预计将对智能制造的品质提升、居家养老、智能安全监控等多个领域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
2025-04-01T08:07:0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 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求索”(DeepSeek)的突破,它不仅预示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使中国有望成为下一个全球生产力革命的推动者。
2025-03-27T08:42:17+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场景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本质上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刘英表示,“人工智能+”行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强大制造能力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真正能够让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5-03-27T08:27:09+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日海智能迎来五连亏。3月20日晚间,日海智能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亏损1.34亿元。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日海智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9.7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34亿元,同比减亏。
2025-03-21T09:20:28+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近日,记者参加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预热集体采访活动,走进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深入探寻这些企业在AI领域的创新实践。这些企业所专注的技术领域,并非大众已经熟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而是AI赋能新材料研发,展现了AI技术与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2025-03-21T08:48:33+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行业拔节生长,同样面临着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等挑战。有预测认为,快速发展背后隐藏风险,2025年底到2026年初,这一行业可能迎来一个倒闭潮。
2025-03-21T08:42:4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从智能穿戴设备、汽车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创造全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叠加,也是消费方式、内容的全面升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笔者认为,推进“人工智能+消费”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2025-03-19T07:45:24+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拓展应用场景也是企业把握“人工智能+消费”机遇的重要途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创新。这包括探索人工智能在零售、餐饮、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可能性,以及开发新的人工
2025-03-18T08:11:30+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将以体育为“媒”与人类同台“竞技”。记者3月4日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1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同步举办面向人类和人形机器人的半程马拉松赛。人形机器人将与人类同步报名、同时鸣枪起跑、同跑一条路线,该形式尚属全球首次。
2025-03-06T15:47:1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有专家将具身智能概括为“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虽然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具身智能”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50年便被提出。受限于机器学习算法及软硬件条件,而后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2025-03-06T12:35:5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张兴海认为,智能网联不仅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新能源汽车正朝着依靠高端技术和智力资源发展的新模式转变,智能驾驶、智能电驱、智能车控、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全球领先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2025-03-06T07:58:25+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美的集团也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钟铮告诉记者,美的集团几年前就开始进行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如关节、传感、控制等。随着人形机器人应用浪潮的兴起,美的集团会加快人形机器人本体的设计和开发,进一步拓展这一产业。
2025-03-06T07:53:27+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李萌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产业垂类模型应用走在前面,工业大模型、矿山大模型、物流大模型、港口大模型,还有金融、医疗、教育大模型等,都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2025-03-06T07:47:11+08:00 更新 标签: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