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财经观察>正文内容
    • 方便面折戟 统一“增收不增利”难解
    • 2022年08月10日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王晓

    提要:统一作为大众日常食品饮料品牌,其核心业务大幅亏损主要是成本原因,在近期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生产销售成本也在快速提高的情况下,统一从成本端减负的可能性较小,而其产品附加值又偏低,因此未来不排除有通过提价的方式缓解成本压力的可能。

    统一仍未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尴尬。8月9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发布公告称,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长7.2%,公司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7.5%。食品和饮料是统一两大业务板块,饮料板块为盈利状态,而方便面业务占比超九成的食品板块由于毛利率持续下滑亏损1.58亿元,这也让业界认为是方便面拖了统一的后腿。

    净利润再降近三成

    毛利率持续下滑,统一净利润再降近三成。

    根据统一2022年中期业绩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7.2%;公司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为6.14亿元,同比下降27.5%。

    从具体业务来看,食品业务2022年上半年统一企业中国收入53.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其中方便面业务收入51.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9%,汤达人2022年上半年收益维持两位数增长,且过去五年收益复合增长率维持两位数增长,开小灶过去三年收益复合增长率维持翻倍增长。

    另一板块饮品业务2022年上半年收入82.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其中茶饮料收入36.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果汁收入14.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7%。奶茶收入29.7亿元,过去五年收益复合增长率维持两位数增长。

    两大板块收入均增长的统一缘何出现净利下滑的现象?统一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原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滑。“本集团毛利额于回顾期内下降至41.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之34.8%下降4.7个百分点至30.1%,主要受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国际油价及疫情影响运输费用增加所致。”统一在财报中表示。

    事实上,2019年伊始,统一的毛利率便出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2019-2021年,统一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5.96%、35.44%和32.58%。与此同时,统一增收不增利现象也愈加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及全年,统一收入分别增长10.07%和10.85%,但净利却分别下滑20.45%和7.69%。

    方便面业务持续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统一食品板块上半年营收53.69亿元,其中方便面业务收入为51.42亿元,占比超95%。该板块收入虽然相较于2021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仍亏损1.58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的7048万元而言,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今年3·15曝光的酸菜事件或多或少会对方便面企业造成影响,即便是没有与曝光企业合作,事件的曝光也会对类似产品的销量有一定影响。统一老坛酸菜方便面是其核心大单品,该产品若在声誉或销量上受影响,自然会波及到统一的整体业绩。此外,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消费习惯和方便面行业都在改变,统一面临不仅是同行业竞争,外卖、预制菜等产业也对其形成较大冲击。

    近年来,资本加持下的自嗨锅、饭乎等速食品牌成了统一方便面的头号劲敌。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轻烹饪米饭品牌“饭乎”便完成3轮融资,最近一笔融资额达近亿元;同样,“自嗨锅”也在2021年获得两轮融资,其中C++轮融资超亿元;此外,速食品牌莫小仙和“COOOOK轻烹烹”等也均拿到融资。

    此外,预制菜、外卖等方便面的替代性产业颇受消费者热捧。据商务部数据,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叮咚买菜的预制菜同比增长400%,淘宝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00%,盒马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345%。外卖需求也水涨船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78亿人,外卖用户使用率达44%;其中手机端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653亿人,使用率达44.2%。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认为,统一作为大众日常食品饮料品牌,其核心业务大幅亏损主要是成本原因,在近期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生产销售成本也在快速提高的情况下,统一从成本端减负的可能性较小,而其产品附加值又偏低,因此未来不排除有通过提价的方式缓解成本压力的可能。

    对于统一上述业绩变动原因以及未来的改进措施,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统一,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