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财经观察>正文内容
    • 多地释放积极信号 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足
    • 2025年04月21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下大力气支持并购重组,多地证监局近期在走访上市公司过程中开出“良方”。例如,湖北证监局以“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等一系列增量政策发布为契机,积极摸排辖区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意向,建立台账,联合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举办并购重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专场培训,持续跟踪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进展并针对性做好服务。

    广州发布“并购重组十条”,南京出台九条措施支持企业并购重组,上海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近期,多地出台涉及并购重组的相关支持政策,展现了政策的持续性、系统性和协同性,释放出积极信号。

    截至4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约6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件,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场人士认为,并购重组将成为贯穿2025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更多优质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集聚优势资源、做强做优。

    “硬科技”领衔

    并购重组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工具。近期,“硬科技”领域并购重组代表性案例不断涌现:宁波方正筹划购买骏鹏通信60%股权,光韵达拟以不超6.5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

    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分析,并购重组是推动技术跃升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并购重组,可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在“向新进军、向高攀登”的战略布局中,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

    科技型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并购潮。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嘉玮表示,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有望开启,优质行业头部公司将作为并购重组主体,推动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资金支持加力

    近期,各地掀起一轮并购基金成立潮。

    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并购基金——北京亦庄康桥产业投资基金已落地北京亦庄。该基金与康桥美元基金组成规模超70亿元人民币的并购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将聚焦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整合。

    在此前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发布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将聚焦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强链补链,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

    此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积极参与产业并购基金的设立。例如,东富龙作为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优质“链主”企业,参与组建设立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本次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投资设立基金,是为了通过利用专业投资机构在股权投资领域的资源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拓展生物医药行业的头部客户资源渠道,产生正向协同效应;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在生物医药赛道的业务布局,进一步补齐、补强公司的产品链条,提升公司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东富龙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

    并购基金资金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宽。LP投顾创始人国立波表示,金融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以往,受贷款额度限制,一些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并购案难以开展,如今可借助更高比例的贷款,撬动更多资源,提升并购基金的投资能力,推动更多并购交易落地。

    更多政策可期

    政策支持构成新一轮并购重组热潮的重要推动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支持并购重组的政策举措仍有望出台。

    “从政策方面看,下一步将出台更具有操作性的指引,落地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放松对募集资金用途的监管等。”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

    下大力气支持并购重组,多地证监局近期在走访上市公司过程中开出“良方”。例如,湖北证监局以“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等一系列增量政策发布为契机,积极摸排辖区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意向,建立台账,联合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举办并购重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专场培训,持续跟踪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进展并针对性做好服务。

    可以预期的是,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尤其是新质生产力企业有望获得持续性政策支持。

    也有专家建议,保持对并购重组市场的严监管,推动并购重组回归价值投资本源。国立波建议,应强化全链条监管约束,重点整治以重组为名实施套利等市场乱象;交易各方应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应着力破除“高溢价、高承诺、高估值”的操作模式,推动并购重组回归价值投资本源。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