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财经观察>正文内容
    • 赛事IP点燃“双节” “票根经济”打造消费新场景
    • 2025年10月09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力盛体育方面表示,公司正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持续培育赛事IP和赛事文化,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公司运营的多项赛事计划将与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见面,包括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以及多站高尔夫中巡赛等。

    今年“双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成为“假日经济”中最具爆发力的增长极之一。

    在上海,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世界赛艇锦标赛、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中国上海大奖赛、国际马文化周、8小时耐力赛等国际顶级赛事密集登场;在北京,中网赛场再现高手对决;在四川,“川超联赛”火热进行,草根球队掀起全民足球风暴;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行车赛万宁站鸣枪开赛,600余名选手共赴假日骑行之约……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全国将举办各类文体旅融合活动超2.9万场,其中“观赛+旅游”“参赛+旅游”类项目占比达43%,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多个赛事IP落地

    “超值了,同一晚有德约科维奇和辛纳已经让我看得很过瘾了!”10月8日,一位在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现场的网球球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与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同期上演,掀起观赛热潮。

    如何将赛事IP深度本土化并培育自有品牌,成为产业界关注的重点。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盛体育”)董秘马笑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体育赛事的产业链中,赛事的IP确定和赛事运营是体育赛事经济的核心环节,自主IP也意味着可持续的品牌溢价和竞争力。

    金秋时节,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在上海青浦挥桨启航,这是这项拥有百年历史的顶级赛事首次在中国举办。该赛事的策划人梁涵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的比赛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增设“混合双人双桨”“混合八人单桨有舵手”等性别融合项目;首次实现残健融合竞技,让残障选手与世界冠军同水域竞逐等。

    10月6日至8日,备受瞩目的上海8小时耐力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燃情开赛,这也是一项自主体育赛事IP。

    力盛体育方面表示,公司正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持续培育赛事IP和赛事文化,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公司运营的多项赛事计划将与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见面,包括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以及多站高尔夫中巡赛等。

    “第二现场”释放新潜力

    围绕赛事衍生的消费场景正展现出强大的经济拉动能力。在“第一现场”(即比赛现场),观众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以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为例,三家官方纪念品商店内人头攒动,钥匙扣、毛绒玩偶等亲民周边持续热销,不少明星款产品一度脱销。“我特地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就想逛逛纪念品商店,购入一些精致的周边产品。”一位消费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广阔的消费场景也在赛场外的“第二现场”展开。“双节”期间的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俨然成为露天的网球狂欢广场:夜幕下,正在直播比赛赛况的巨型屏幕前坐满了观众。周边某商铺工作人员介绍,获益于赛事直播,九点半后店门口依然有顾客排着长队;另一家餐饮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双节”期间,该店铺的客流较平时至少增长了15%。在南京,白马生活广场打造的“苏超第二现场”通过线上线下竞猜、趣味射门游戏和客队球迷专属优惠,成功将观赛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票根”的潜在价值正被进一步发掘。资料显示,在北京首钢园区,WTT大满贯赛带动六工汇商圈客流翻倍,半数顾客凭“票根”享受消费优惠;在湖北潜江,赛事门票可兑换小龙虾专享套餐;在陕西西安,斯诺克大奖赛预热期已启动“票根”联动优惠;在上海青浦,世界赛艇锦标赛的“票根”可解锁超200项权益,覆盖购物、餐饮、民宿及景点。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分析称,体育经济正成为新的消费引擎。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总额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是网上零售消费品种增长较快的品类。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体育+”新业态,从市场看,中国体育消费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