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经营参考>正文内容
    • 多方面着手推动电池产业创新
    • 2025年03月17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回顾电池产业的发展路径,电池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基于材料和结构研究的突破。展望未来,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等电池技术的研发正加速推进,材料和结构的创新无疑也是这些新技术路径的底盘。

    创新是电池产业发展的动力,随着电池下游应用市场的持续扩容,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加速发展,均对电池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长循环寿命、更宽温域是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

    回顾电池产业的发展路径,电池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基于材料和结构研究的突破。展望未来,大圆柱、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等电池技术的研发正加速推进,材料和结构的创新无疑也是这些新技术路径的底盘。

    笔者认为,电池的研究创新要深入底层经络,不能急于求成,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新材料的研究和突破,撑起动力电池迭代的骨架。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技术”,电池产业迈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创新,且新材料始终占据着产业价值链的高地。当下,锂离子电池继续朝着高镍化发展,固态电池也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电解液固态化,而是采用氧化物、硫化物等新型电解质。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仍是重中之重。

    二是优化电池结构的设计。例如,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高能量密度不仅可以通过改进电池的化学组成,还可以通过优化电池结构的设计来实现。

    三是推动降本。高性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往往较高,涉及生产环境要求苛刻、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产业链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从以上多个维度破解,实现降本,是推动电池新技术商业化的关键。

    当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液态锂电池产业领导者,具备较强竞争力。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扎实推进电池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的“心脏”,未来产品系谱将进一步丰富,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