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经营参考>正文内容
    • 小农机发力“精准农业”大有可为
    • 2025年05月02日来源:经济日报

    提要:企业要加强自主研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小型智慧农机智能化水平。科研机构则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向农户普及作物生产技术,搭建“田间课堂”,因地制宜加快小型智慧农机的普及应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地形复杂,农业种植模式多样,丘陵山区、梯田、大棚、果园等特殊作业环境下,小型智慧农机正以其轻量化、智能化、场景适配性强等优势,在丘陵山区、设施农业、小型农田等领域开辟“精准农业”新战场。

    在适应性上,小型智慧农机小巧灵活,能轻松穿梭于狭窄田埂、不规则地块之间,可避免大型农机“有劲使不出”的尴尬情况。在智能化方面,小型智慧农机搭载智能传感、远程通信、北斗定位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精准度;有的还能做到一机多用,播种、移栽、施肥、收割等多环节的农事都可解决,性价比高。

    但是,由于我国小型智慧农机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尚不完善,导致生产制造成本远高于传统农机,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而且,机具配套复杂多样,对农机高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让这些小型智慧农机真正扎根泥土,既需要技术创新突破,更需要产业链协同推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则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

    各地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措施,降低小型智慧农机的研发制造成本,构建符合实际的小型智慧农机装备创新发展体系。还可以推进宜机化改造,以多种激励手段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多购置小型智慧农机,以共享租赁、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解决农户“无机可用”“无机好用”的窘境。

    此外,企业要加强自主研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小型智慧农机智能化水平。科研机构则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向农户普及作物生产技术,搭建“田间课堂”,因地制宜加快小型智慧农机的普及应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者:马维维 来源: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