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 “北京日”成果颇丰
- 2025年09月12日来源:北京商报
提要:9月11日,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承办的“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活动在首钢园召开。大会上,释放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规模达1397.5亿元;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集中呈现北京的合作机遇、“两区”建设开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释放开放合作商机与务实举措。
9月11日,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承办的“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活动在首钢园召开。大会上,释放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规模达1397.5亿元;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集中呈现北京的合作机遇、“两区”建设开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释放开放合作商机与务实举措。
当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关键支柱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当日的会议上,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蔡兴华介绍道,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8.7万亿美元,增长9%,而同期,全球贸易的增速仅3.7%;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6.4%。
从我国来看,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为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8;服务贸易占比为14.6%。再具体到北京,去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约为13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的1/8;北京服务贸易占北京贸易总额的16.4%,相较全球服务贸易的占比低10个百分点。
除了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外,北京还是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城市,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大会上,跨国药企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讲述扎根北京、协同产业创新的故事,凸显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开放生态吸引力。
据彭阳介绍,丹纳赫扎根中国,目前在华业务规模约30亿美元,有9家工厂,其中有3家在京津冀落地。“在北京,我们看到很多政府引导的对创新药、对生物制造产业的支持政策,同时,北京有非常多的科研机构和顶尖人才,这些都是外资药企对北京看好的选择,也是丹纳赫看好北京的一个重要考量。”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华章”)作为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代表,聚焦AI独角兽的“北京加速度”,展现在京技术迭代与产业赋能路径。
智谱华章总裁王绍兰则在会议上谈道,公司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9年通过学校的成果转化成立。在赋能北京方面,公司推出政务智能体,打通家校数据连接,在京西推出“潭柘智空”京西文旅大模型。
服务贸易飞速增长的同时,北京市的投资环境也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持续赋能。近年来,北京市累计设立8只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持续进行技术突破,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日会上,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金峰从资本视角,探讨“北京产业生态如何赋能科技企业价值提升”,为产业资本融合提供思路,多维度呈现北京产业融合创新活力。
“北京市设立了规模千亿的8只政府投资基金,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赛道进行力度空前的逆周期投资服务。截至2025年8月底,8只基金累计完成投决金额256亿元,累计出资约213亿元,其中涌现出独角兽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连续创业者及其他创业企业34家,吸引社会资本867亿元,是基金实际出资额的4.08倍。”潘金峰表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