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博会前,广西召集民营企业家谈了啥
- 2025年09月16日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提要: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前夕,广西邀请了150家企业代表和部分商协会,召开了一场关于落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会。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前夕,广西邀请了150家企业代表和部分商协会,召开了一场关于落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会。
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西究竟有何底气邀企业“共赴未来”,又如何真正让民企“放心投、安心干”?会议直面过去广西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止释放政策信号,也给出了一份“诚意清单”。
力挺民企的三个实在理由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当前广西的“必答题”,原因有三:
第一是时与势的呼唤。广西处于“成型起势的关键阶段”,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入关键节点。
如今的广西,已不再是公众印象中“偏安西南”的模样——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地位日益凸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加速跑”,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正加快打造……“最好时期”,缺不得民企这股“活水”。
第二是产与链的布局。依靠“紧邻东盟”的优势,广西提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建设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当前广西的产业短板,恰恰是民企的广阔市场空间——比如把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AI技术带到广西,与丰富的应用场景整合,再推广到东盟的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民企灵活、敢闯,既能补上产业链里的“细枝末节”,也能在发展的潮头中“挑大梁”。
第三是地与利的迸发。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广西是“连接点”,对内可联动成渝、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辐射东盟超6亿人口市场。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向前推进,众多民企可借助广西区位优势,开展跨区域加工、贸易等合作,同时享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红利。这一独特优势可以为民营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怎么帮助民企借势?
越是关键期,越要看清障碍。这次会议没有回避问题。
过去,个别政策一定程度存在落实不够到位的情况。此次会议明确要求,精准落实惠企纾困政策,绝不能让政策成为“忽悠人的把戏”。这些话,是说给企业听的,更是说给各级领导干部听的。
让民企借势,要强调一个“信”字。一名在广西投资多年的企业家认为,政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的,必须“说到做到”。为此,广西提出要加强政策一致性评估和落实督导,重点治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权威性、连续性。
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探索也十分重要。坚决破除“小循环”“地方保护”,打破封锁与垄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品牌……在赋能企业方面,聚焦人工智能“垂直应用”,帮助民营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如何让企业安心发展?
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企业家感知最直接。
民企敢不敢来、愿不愿留,最后看的还是“安全感”:会不会被“吃拿卡要”?合法权益能不能保障?
会议将“保障”直接挑明。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等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斩断“灰色之手”,让企业告别“小鬼难缠、吃拿卡要”的困扰,实现“办事不求人、规则最公平”。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另一方面,严厉打击滥用行政权力行为,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审查和管辖,加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让民企“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未来的广西,值得民企更多期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