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金融>正文内容
    • 银行频推“拼团”活动 专家提醒需注重合规性
    • 2023年07月26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在网购拼单、搭子组局火遍全网的当下,银行频频推出拼团理财、拼团贷款活动。专家表示,在银行缩减网点、线上流量有限、获客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银行正试图以“拼团营销”模式,通过存量客户来吸引新的客户资源,该模式可节省银行拉新成本、提高获客效率。

    “我的团长我的团,理财也能来团购!拼拼GO体验活动火热进行中,成团即可参与抽奖”“贷款也能‘拼团’了,组团贷款利息更低,3人即可成团!”……

    在网购拼单、搭子组局火遍全网的当下,银行频频推出拼团理财、拼团贷款活动。专家表示,在银行缩减网点、线上流量有限、获客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银行正试图以“拼团营销”模式,通过存量客户来吸引新的客户资源,该模式可节省银行拉新成本、提高获客效率。但银行需注意适当性和合规性,不能变相降低客户的准入门槛。

    银行开启“拼”模式

    饭搭子、健身搭子、旅游搭子……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银行正借助年轻人的这股“搭子热”,推出拼团理财、拼团贷款活动。拉人组队成功后,参团者即可参与抽奖、领取奖品或享受贷款利率优惠等。

    日前,徽商银行安庆分行推出“拼团理财”体验活动,主要针对未在该行购买过理财、基金产品的客户。参团人员达到20人次以上,即可参与抽奖,奖品有景点两日游、500元加油卡、伴手礼等。“拼团活动试运行了一个月,现在已经结束了。”徽商银行某理财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南京银行也推出“拼团理财、生财聚财”活动,组团成功最高可得600元京东E卡。“福利力度挺大的。”南京银行某理财经理如是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券报记者7月25日发现,上述两家银行微信公众号已删除相关推文。

    除了拼团理财外,南京银行、郑州银行、邓州农商行、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针对贷款产品也推出了拼团活动。“我行的优先贷产品会不定期推出线下拼团活动,活动对象是被我行列为优质单位的同一单位客户,三人即可成团,需到网点进行办理。一年期年化利率3.6%起,三年期利率3.8%起,五年期利率4.2%起,具体贷款利率需要根据系统审批结果而定。”郑州银行某工作人员介绍。

    拓展获客渠道

    面向从事夏粮收购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客户,邓州农商银行推出“夏粮拼团贷”。据介绍,对于300万元以下的经营贷款,单人申请年利率5.5%,但若结伴申请,则年利率可降至4.5%,活动将于7月底结束。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尽管产品类别有所不同,但多数银行推出的团购项目需新客户才能享受。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建杰表示,拼团理财、拼团贷款都是营销获客的手段。通过给“团长”拉人奖励、给拼团成员费率优惠来实现以更低成本获客的目的。

    李建杰表示,在银行缩减网点、线上流量有限、增量客户大幅缩减的背景下,通过存量客户,以拼团福利吸引到新的客户资源,可大大节省银行拉新成本。同时,熟人所介绍的客户财富实力大致相当,或处于同一社交圈子,也有利于银行迅速鉴别客户类型,方便后续进一步营销。

    业内人士表示,拼团理财、拼团贷款类似于“熟人”经济模式,实际上是深耕存量客户圈层。当前,随着线上流量逐步见顶、获客成本不断上升,靠熟人吸引新客已成为银行拓展获客渠道的方式之一。

    不能变相降低必要标准

    事实上,银行开启“拼”模式并非新鲜事。2020年,银行曾兴起一阵“拼团潮”,拼存款、拼理财、拼贷款……部分银行将营销重点放在内部的白名单机构客户上,希望以此种形式高效获取一批优质客户,但彼时引起了监管方面关注。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拼团理财的潜在风险是此类团购方式可能会导致部分投资者为了拿到福利而购买与自身风险偏好不匹配的理财产品。拼团贷款的风险则主要在于,可能会导致部分不需要资金的客户为帮助周围人获得低息贷款而“凑单”贷款,承担不必要的贷款成本。

    “通过拼团模式,可能会变相降低客户的准入门槛,让原有的风控措施效果降低甚至失效。消费者还是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购买理财产品或申请贷款,不能因为拼团福利便直接参与。银行适当推出促销手段可以理解,但需注意在依法合规的范围内,不能变相降低必要的标准和准入条件。”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