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气球低空旅游独角兽桥枫航空的诞生
- 2020年01月14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李文军从小成长于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母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而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身为家中老幺,他更是得到了一家人的关爱。
本期易悦&玺悦荟人物专访:桥枫航空创始人李文军。
李文军从小成长于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母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而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身为家中老幺,他更是得到了一家人的关爱。
作为普通家庭,他亲眼见证了父母奋斗的艰辛和拼搏,从小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坚毅、自信、乐观的性格。
后来,李文军成功考入了航空类专业院校并顺利毕业,本有机会进入军航和运输航空领域,但最后他却选择了在中国发展较为落后的通用航空。
在近10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中,他先后服务过三家通用航空公司。
27岁那年,他成为第一家航空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整个通用航空行业年龄最小的综合管理者。
在整个航空生涯中,对他触动最深的是2011年参加由美国公务机协会和亚洲公务机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亚洲公务机展览,那是他第一次同时见到那么多公务机和直升机。
“虽然这是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航空展览,但我们却完全是配角的角色。那时,一个来自欧洲的资深公务机销售,充满不屑的指着我们的一架直升机称是‘duck jet’。”
当时,由于他们在上海起飞一架通用航空器需要非常复杂的审批手续,所以在老外的眼中,中国的飞机,起不来,落不下,没配套,没人才……
他很正式的对李文军说,这是一只不能飞的鸟。
虽然这是客观事实,但却极大得刺激了李文军对通用航空的热情,甚至是伤害了他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从此,李文军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虽然环境给了我们一个相对笨重的身躯,,但我们应该倔强的坚持我们想飞的权利。
带着这份倔强,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在参与并领导过近10个景区、城市直升机空中旅游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高端商务包机经验。
经历了无数次的飞行和心理起降架次,他渐渐了解到,中国的航空业之所以无法腾飞,是因为中国目前的航空市场太小众,供给和需求极其不匹配。
基于过往的管理经验,他决定将低空旅游市场作为切入口,并创立了桥枫航空。
“这个名字的英文就是‘duck’这个单词的译文,我要让那位欧美人看到,中国人也可以飞,将来也会有更多中国人爱上飞行,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通用航空私人消费市场。”
易悦:是一个怎样的契机让您创办了桥枫航空?当时创办桥枫航空的初衷是什么?
李文军:其实,航空管理人员自己辞职创办航空企业,这是极为罕见的,我想当年的那份刺激,可能是我这颗倔强的创业心重要来源。
创办桥枫航空是基于我在通用航空市场从一名基础员工奋斗,到成为三家航空公司的综合管理者心理路程之后做出的选择。
除此之外,这十几年来,我发现普通大众离航空文化太遥远,高大上的航空器如果只服务少部分人,那中国的航空业发展作为国之重器,将永远受制于人。
表面上看,我们缺少专业人才,但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缺少航空产业发展的文化土壤。
所以我决定,成立国内首家创意创新驱动型的通用航空企业,利用不同价格阶梯成本的航空器,专注于低空消费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飞行,走近飞行,让飞行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
易悦:资料中有阐述,桥枫航空是目前国内第一且唯一一家以热气球作为空中游览常态化航空器的航空公司。桥枫航空的主要业务有哪些?在您看来,它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李文军:桥枫航空的主营业务有五大板块,21个子项目,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从体验飞行、空中旅游、飞行培训、航空俱乐部、航空器采购、航空器托管和代理运营、航空运动营地和通航机场的代批、代报、代建、代管等航空领域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桥枫航空的核心优势在于极具了一批十分忠诚于祖国的航空事业的专业人才和专家人才,这个团队包括我在内,都有很深的航空情怀。
更为难得的是锐意进取和创新变更的年轻人走在最前端,资深而又经验丰富的成熟专家作为基础的核心团队结构,构成了桥枫航空安全和效益长远领先的战略高地。
易悦:桥枫航空在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阻碍?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了央视的《创业英雄汇》栏目?
李文军:桥枫航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瓶颈是来自于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的欠缺。
因为桥枫航空背后不是传统模式的实力财团作保底,所以需要自己有很强的造血能力。
为了更迅速的完成跨越式发展,由张江高科管委会推荐,通过层层选拔,我参与了中央二台的创业英雄汇栏目,幸运的是桥枫航空在栏目上广受关注和认可。
易悦:从资料中也得知,桥枫航空获得了青创伯乐资本余柏文的800万元初步意向投资,您认为节目中您陈述的哪一个关键点触动到了他?
李文军:我想在节目中打动资本抢投桥枫航空的关键点是,桥枫航空团队在这个潜力市场的领先行业认知和战略认知。当然更包括我们实实在在的战略落地能力。
易悦:在拿到投资之后,您会将资金主要投入到哪一个运营环节中?
李文军:我们把拿到的战略投资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升级,我可以自豪的讲,很快我们低空旅游产品的质量将超过很多世界上的领先国家企业;另外一方面是航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我已经做好了人才自产自销的准备。
您说过,低空旅游将成为国内最为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能否分享下您对于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洞察?桥枫航空能够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是怎样的?
李文军:我一直坚信中国的低空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前景无限。
我的这个判断是基于多个维度的,核心总结基于五个原因,一是时间维度看,低空领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数不多的没有开放的领域。
随着国务院,中央军委,推动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进程,40年乃至酝酿了几千年的中国飞行梦想必将迎来巨大的蛋糕市场,只有低空政策一松动,消费市场一定是所有航空细分市场最大,最快,最先出现需求红利的板块,低空旅游作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业务,必将火爆。
第二,从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意识的改变,国内旅游产业经历了10年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很明显的感到门票经济,观光游市场走到了瓶颈期。
大部分景区管理经营粗放,产品单一,同质化强,体验差,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新,奇,特的需求。
空中旅游作为不同空间的旅游新品,十分抢眼,改变了二维空间的单子,三维角度提供了不同的视野,是对现有旅游资源的重新开发,消费者寻求刺激和眼球关注的需求,在这里得到充分满足。
低空旅游尤其是像桥枫航空开发的这种低价格,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很快成为网络长红产品。
第三,从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低空旅游是国内通用航空产业的主要贡献者,在美国,通用航空飞行总量的一半以上是由私人消费市场创造的,而空中旅游是私人消费的主阵地。
在全美有超过1000家航空公司从事低空旅游,超过100000架航空器用于低空旅游,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中国成为第一大低空旅游消费国是毋容置疑。
第四,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低空旅游成为极少数获得中国政府不同层面关注,引导,扶持的产业。
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发改委,民航局,体育总局,旅游局等众多国家行政机关,将低空旅游纳入放管服清单,明确时间表,责任人,全力推动低空旅游产业发展,上下同欲者胜,国家的重视和消费者的需求空前一致,为低空旅游市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五,国内航空人的探索,包括但不限于桥枫航空这样深耕低空旅游市场的企业和团队,从没有放弃过对国内低空旅游市场的探索和改革。
纵然有市场和固有政策的冷水冰封,但对祖国蓝天的向往让航空人一直没有抛弃和放弃,高品质,创新型,适销对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逐渐在形。
未来年轻一代的航空人完全有能力服务好我们的航空产品消费者,经过不断努力,航空消费文化和氛围正在形成。
桥枫航空在这一领域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核心团队的主要成员对低空旅游市场一直是国内这个领域的领先探索者,航空+旅游这个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十分自信。
我们创造的国内领先的安全运行和运营管理体系,让我们在这个市场的领先成为可能,总结一句话就是,专业的人专业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