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后眼里的AI老师 PP视频《一起科学吧》为您呈现
- 2020年02月29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孩子们对于AI代替真人教师不同的观点实际上也反应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赞同的孩子们更偏向科学智能的心理,反对的孩子更偏向人际智能的心理。而综合来讲,人工智能用于教育还仅仅限于使用AI技术,可以代替真人教师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批改作业等,但离真正地代替真人教师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着终身难忘的恩师。他可能因教学方法幽默风趣而令人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可能因洞悉本质而令人拥有本质思维,抑或是因对学生们充满爱意与呵护而令人如沐春风,老师的一颦一笑,都有可能印记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科技的发展,让很多构想成为现实,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教育变得更能量化。但AI真的可以取代真人教师吗?PP视频《一起科学吧》的小小探新员有着自己的看法。在PP视频最新一期的《一起科学吧》邀请到了4位小小探新员以及家长代表、心理咨询专家、AI专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面对这一问题,在小朋友中形成了两派的观点,赞成的小朋友认为AI取代真人教师,能够大大减轻真人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AI教授课程时可以反复教授,并不会累。而且还能够让自己的学习更为自由,例如想去厕所时就可以让AI先停下来,回来后可以继续学习,AI还能够记录分析自己学习情况。
而反对的同学,则认为AI的语音语调十分机械,而且也没有真人教师的那种关怀,不如真人教师有感情,例如真人老师会在自己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自己类似糖果这样的奖励,让自己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实际上,AI机器人已经能够在辅助教师教学上发挥重要作用,但仅限于辅助功能,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暂时还没发展到完全拟人化的阶段,因此短期内取代真人教师还不太现实。儿童教育专家也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在教授孩子们语文数学等学科上有着更强的辅助性与可控性,但孩子的成长还包括很多心智方面的东西,比如内省等知识与方法,人工智能是不能给到的。
家长代表对于这种观点也有强烈的共鸣,她平时也会给孩子报一些线上的课程,因为这样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孩子们能够更快地汲取知识。但是这样的方式,没有真人教师对于孩子的强力控制与互动,对于孩子的一些小问题是难以更正的,比如孩子的小动作、走神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人工智能是难以进行改进的。
孩子们对于AI代替真人教师不同的观点实际上也反应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赞同的孩子们更偏向科学智能的心理,反对的孩子更偏向人际智能的心理。而综合来讲,人工智能用于教育还仅仅限于使用AI技术,可以代替真人教师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批改作业等,但离真正地代替真人教师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10后的孩子们已经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相信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他们的学习也将得到显著的提升。敬请关注PP视频《一起科学吧》,一起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们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