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经营快讯>正文内容
    • 用血有缺口?除了开源,血液网还打出节流安全“组合拳”
    • 2020年06月17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海尔生物医疗血液网方案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推动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提高,助力我国血液供应安全性、可及性持续提升,还为全球血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世界上,每秒钟就有3个人在等待着“救命血”,而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资源,只能依靠健康人群捐献。

    6月13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输血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联合血站及全国百家医院等共同发起第二届“满血行动派--公益献血周”公益活动,目的是通过呼吁更多公众参与到无偿献血者队伍中,以此来增加国家血液供应的可持续。

    透过此次献血活动,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到临床用血上,由国家、企业等社会各界联合打出的开源、节流、保安全血液“组合拳”,或许能够补全行业用血缺口,成为解决血液问题的关键。

    image.png

    (第二届“满血行动派”公益活动启动)

    拓展“开源”新渠道

    开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增加无偿献血量。近20多年,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保持连续增长态势,但离满足临床医疗对血液的需求和对比献血率较高的国家,中国还有差距。

    在献血日到来时,“满血行动派”公益活动也相继推出,通过一系列线上公益品牌推广、线下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一个连接献血者、医院、行业协会、爱心企业等主体的平台,拓展血液开采量,并为广大公众普及献血用血相关知识,做好服务引领。

    image.png

    (献血活动现场,群众积极参与献血)

    在“满血行动派”启动现场,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主任汪德清就提到,血液是生命之源,在宣传呼吁更多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同时,临床也要用好每一滴血。

    创新“节流”新模式

    如果说社会爱心人士的多少决定了血液“开源”数量,那么,企业的创新技术则成为用好每一滴血实现“节流”的关键。在临床用血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血情况,比如患者的病情难预测,要提前备血防止突发情况。但提前储备的血一旦离开原有冷链环境,温度就很难掌控,而且还会受污染,这样的血即使没有用,也不允许再送回使用。

    正如汪德清主任所说的,海尔智慧血液网能借助物联网技术,很好地解决血液在保存和运输中的难题,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用血紧张问题,这也是很多企业努力想要跨越的技术壁垒。海尔生物医疗的血液网方案创新出双向交互分布式临床用血模式,通过将各个用血点前移到手术室旁,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血液状态,在需要输血时能床旁1分钟随拿随取,即需即用,实现未出库血液可送回,防止血液浪费。

    拧紧血液“安全阀”

    安全是血液管理和使用的底线和生命线,此次“满血行动派”献血活动的主题也被定为“安全血液拯救生命”,足以见得血液安全的重要性。血液自身的安全在有了核酸检测技术的保障外,借助当下先进技术,避免血液在存储过程中温度波动大、血液失效等安全隐患,又成了新的难题。

    对此,能提供全程可监控的物联网技术拧紧了这个“安全阀”。海尔生物血液网借助无线射频、智慧芯片等技术,给每一袋血液配备独有的RIFD“标签”,无论血液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扫描获取血液的所有身份信息,包括血液的温度、状态等,都能被“追踪”显示,这种建立起的血液全程可追溯系统,让每一袋血在使用前都能进行信息的进一步确认,保证用血安全。

    image.png

    (海尔冷藏转运箱搭载物联网技术,血液信息实时监控,提供安全转运方案)

    开源、节流、保安全,是解决临床用血问题的关键。海尔生物医疗血液网方案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推动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提高,助力我国血液供应安全性、可及性持续提升,还为全球血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雨燕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