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海大:根植湾区的农牧行业“全能选手”
- 2020年12月01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江门海大背靠大湾区的广阔市场和丰富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配方优势、服务优势、原料优势与模式优势,在江门蛋鸭饲料市场中占比超40%,做到每2.5个鸭蛋中就有1个是吃江门海大料的肉鸭产下的。
年产量从几万吨稳步发展为近50万吨,产品类别从专注禽料覆盖到猪鸡鸭鱼虾多品种……作为海大集团布局江门的“关键一招”,江门海大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海大)于2006年12月正式成立,并逐步成长为一家根植湾区的农牧行业“全能选手”。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江门海大背靠大湾区的广阔市场和丰富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配方优势、服务优势、原料优势与模式优势,在江门蛋鸭饲料市场中占比超40%,做到每2.5个鸭蛋中就有1个是吃江门海大料的肉鸭产下的。
(江门海大鸟瞰图)
背靠大湾区 服务大湾区
“全能高手”驶上规模发展快车道
11月18日下午,一艘满载原料的货船,缓缓停泊在江门海大的自有码头。随即,码头上的散装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启动,只用半个多小时就将大半原料从船上转运到工厂原料仓。
粤港澳大湾区内,港口云集,航运发达。江门海大充分利用湾区航运优势,将自有码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玉米、豆粕、小麦……从国外采购的原料先运到深圳盐田港等湾区大港,再通过小船转运到我们的自有码头。背靠湾区发展好!”江门海大总经理刘春林坦言。
原料全球购,物美又价廉。刘春林透露,近七成原料以水运方式运抵。通过自有码头,江门海大实现全球采购原料,不仅丰富了原料采购来源,保障了原料质量,更节约了运输成本等。“节约的钱都投入到配方优化与养户服务等环节实现了企业良性发展。”
原料优势成为助推江门海大实现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根植湾区的农牧行业企业,江门海大依托湾区各类优势资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海大集团最初主要做水产料,江门海大是当时集团布局畜禽料的重点企业之一。现在,江门海大已经从专注畜禽料覆盖到猪鸡鸭鱼虾等多个品种,产品销售范围覆盖江门、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刘春林表示。
(江门海大自有码头)
江门海大成立伊始,江门地区畜禽养殖面临模式落后、规模小、效益差、买料难等难题。现如今,江门海大秉持“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的集团企业使命,产品类别更加全面、养户服务更加到位、模式积累更加多元,堪称江门农牧行业“全能选手”,成为助力江门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配方+服务+模式
“三驾马车”聚力企业大发展
“6月份开始跟海大合作饲料产品,不久前出了鱼,卖了2.6万斤草鱼,料比只有1.3,现在多拿了几张塘出来用江门海大的料。”李老板说起与江门海大 (海大服务工程师在塘头与养殖户交流)
“江门海大的产品,我是信得过的。”李老板回忆道,前年自家鱼塘出现死鱼,用了多种药效果都不明显。江门海大的工程师上门后,推荐使用了海大的动保产品,3-5天就见效,这让李老板坚定了使用海大产品的信心与决心。
“除了原料优势,江门海大实现快速发展还得益于配方优势+服务优势+模式优势的组合。”刘春林介绍道,江门海大近年来不断增强在配方上的优势,总共配备了5名博士,覆盖畜禽料、鱼料和猪料,成为科研转化的中坚力量。配方师深入塘头为养户打样,实地了解饲料的实际效益,为后续的产品改进和创新研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江门海大化验员正在化验)
与此同时,江门海大创新性地将具有一定养殖规模和能力、长期支持江门海大发展的养户设立为标杆户。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推出市场之前,先在标杆户中试点一段时间,检验效果的同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养殖方法有很多,江门海大的标杆户具备很强的养殖实力,他们自身也摸索出了很多养殖模式。通过对标杆户的长期经营,不仅将优质的养殖模式吸收进来,未来可以惠及更多养户。同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的产品通过标杆户也能更好地推广到市场。”刘春林称。
在“三驾马车”的拉动下,江门海大在江门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升,蛋鸭饲料占有率超40%,猪料占有率30%,鱼料占有率达25%。与此同时,江门海大以先进配方、优质服务、高效模式助力江门养殖产业实现焕新升级。
(江门海大成品饲料仓库)
据悉,江门地区鸭料料肉比从2007年的2.9降低至现在的2.0左右,包料产鸭从27.5斤大幅提升至40斤,成本更低、效益更高;江门地区2007年还没有膨化鱼料,现在膨化鱼料不仅普及,更实现包料产鱼46斤。
江通四海,门迎天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浪潮中,江门海大将紧握时代发展契机,将企业使命与湾区优势加快对接融合,进一步深化“四大优势”,为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稳定“菜篮子”工程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