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外资资管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业内:恰逢其时!
    • 2020年01月21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尽管对此,高盛方面并未公开表态,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事宜仍处于初期阶段,全球各大资管机构都在观望如何与中国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展开合作,理财子公司的渠道优势和中国正在扩容的财富管理规模是外资最为关注的。

    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同年12月20日,第一家“孙公司”诞生——银保监会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筹建首家外方控股的资管公司。其中,东方汇理出资占比55%,中银理财占比45%。东方汇理表示之所以选择中银理财,主要因为“合资公司将受益于中银理财和中国银行在财富管理市场的经验,以及其巨大的客户基础和品牌优势”。

    近期有消息称,高盛资管正寻求与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工银理财成立新的合资公司,这一模式被各界称为“孙公司”。寻求这一机会的还有其他全球大型资管机构。

    高盛和工行的渊源颇深。2006年高盛便开始持股工行,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在2019年4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如果时机合适,不排斥增资控股,David Solomon表示,高盛在中国布局已久,未来仍将致力于满足客户的需求。

    尽管对此,高盛方面并未公开表态,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事宜仍处于初期阶段,全球各大资管机构都在观望如何与中国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展开合作,理财子公司的渠道优势和中国正在扩容的财富管理规模是外资最为关注的。

    乘着金融开放的东风,高盛正加速布局中国境内市场。有消息称,高盛集团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在这里的员工人数增加一倍,至600人。就高盛而言,除了投行业务,其对中国的资管市场也观察已久。

    和合资管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和监管制度日趋成熟,资管新规明确了打破刚兑、加速几十万亿规模的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动辄10%的信托产品或5%~6%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复存在,这也使得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下降,中国百姓未来将产生更多资管需求,外资资管选择此时布局中国市场,恰逢其时。

    目前,多家外资资管在和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洽谈产品合作,贝莱德、淡马锡将与中国建设银行组建资管合资公司的消息也备受关注,该公司据悉旨在为当地的中国投资者开发和分销产品。对此,记者分别向贝莱德和淡马锡方面求证,双方表示目前对具体事宜暂不予置评。但记者从双方的相关知情人士方面获悉,该项合作的推进已经开始,但具体的业务推进模式、产品形式仍有待推敲。

    除了合资,外资也在布局产品合作。2019年12月3日,招商银行与摩根资管在深圳公布了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事宜。摩根资管成为招银理财的产品提供商,以其境内外解决方案为招行方的投资能力提供补充。据悉,双方将在产品研发、投资者教育及捕捉行业新兴机遇等方面开展合作,招行和摩根资管还将探索金融科技上的合作。

    以国际领先的银行系资管公司为例,其资管业务的成本收入比一般都超过70%,主要投入集中在投研团队和科技建设。但是,国内银行对资管部门的投入普遍不足,对比国内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员工基本都在400人以上,此前中国多数银行资管部只有几十人。

    业内人士表示,资管业务对于银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国际领先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股本回报率(ROE)普遍在20%以上,远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其管理费模式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并能护航银行穿越经济周期。

    和合资管负责人进一步补充“国际资管业务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资管行业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周锦秀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