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李中斌:真正的危机是不自知
    • 2020年07月03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很多企业面临危机是因为不自知:不自知远离了消费者,不自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不足,不自知各类费用的膨胀,不自知员工心态的变化,不自知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不自知自身领导力的缺陷,等等,这也是所谓成功企业成功后的常见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安于现状,觉察不出有危机,就算能觉察出有危机,也无力应付危机。

    cdd8d2a2fdcb6a68c38889675728719

    人力资源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中斌教授

    文/李中斌,人力资源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适度劳动分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知识技能竞赛理事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暨人才测评分会常务理事,李中斌人才工作室创始人,人才智能化精准管理研究先行者

    很多企业面临危机是因为不自知:不自知远离了消费者,不自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不足,不自知各类费用的膨胀,不自知员工心态的变化,不自知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不自知自身领导力的缺陷,等等,这也是所谓成功企业成功后的常见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安于现状,觉察不出有危机,就算能觉察出有危机,也无力应付危机。

    这次新冠疫情就可检验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有些企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早布局,在疫情危机面前从容应对,高调胜出;而有些企业则安逸日久,懒散懈怠,在危机面前惊慌失措,疲于奔命,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应该说,在危机面前,大到国家,小到组织和个人,都处于难关,没有谁会轻松好过,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变应变,以勤奋、追求、学习等积极思维指导下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危机的“不确定性”。所谓学无止境,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真正唯一的失败是我们不再探索!因此,国家、组织乃至个人都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且基业长青!

    企业如何做到自知,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用最实效的方式方法进行结合,结合大数据分析,构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分析与职业规划方案。

    2、要建设公司员工教育培训、自我学习与个性化辅导和赋能平台,为了适应公司战略目标与业务发展,进行高效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建设。

    3、要建立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做好人才画像,使人岗和人人匹配,从而抓住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带动整个系统建设。

    4、要打造一支强大的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特战队,运营人才精准管理系统,成为企业内部赋能师,构建企业管理完美生态圈,形成人才精准选-用-育-留-储的良性循环,形成战略-流程-文化-能力的一体化建设,具有内部自我造血功能。

    5、要抓住重要节点,紧抓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选对人,能够找到、培养、任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解析如下:

    (1)培养人才队伍需要结合人才的心性。心性是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特质。我们无法否认心性和人力状态是紧密联系的。由于不同的性格会导致有些人很上进,努力肯干,愿意吃苦;而有些人不够勤奋,缺乏动力。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人,个性化地定制人才画像,并深究每个人的能力状态下的内在层面。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人岗匹配。

    (2)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很关键,千里马易寻而伯乐难求。优秀的企业家是会带队伍的,一个团队组合中,怎样的人能当领导,怎样当人能当辅佐,培养哪些人做继任者,哪些人能称为技术人员、专家,甚至哪些人需要被替代,这些都需要提前做规划,做动态的规划。而这些规划,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掌握二八原则,发掘能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20%的人才并加以重用,并培养另外的80%的员工。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员工关爱体系。良好的人力资源系统中不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优秀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具有凝聚力的重要保障。这样的制度不仅需要短期的关怀问候,更需要长期的福利制度和物质保障,追求精神与物质的一个平衡。正如企业文化中的“心齐”,人心要齐,才能所向披靡。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员工建立联系,充分地交流,了解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从而获得员工的认可。除了关心员工个人,也要心系他们的家庭、子女。例如每逢父母、子女过生日有所表示,都是具有人情味表现。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4)无论具有怎样的精神关怀,都不能脱离物质保障。企业要为每个员工打造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目标前景,给予员工职位和工资的晋升规划,按标准考量、评定职称也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助力每个员工的职业规划,做好员工培训。培训是长期的任务,尤其在中层和基层。中层的作用至关重要,打造中层领导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公司中坚力量的效率,还能将领导力传递至基层,发挥出1+1>2甚至1+1>3的效果。选用优秀的人才,给予他们技术、工具和方法,不仅仅停留在口头和表面上。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在往日里是朋友,关键时刻肯卖命的优秀队伍。

    (5)在实施中要做到具体、根本,做实事,除了主观分析,还要有客观的大数据分析。在一定的期限中去试验,提升团队的效率。中层队伍需要不断壮大,对于优秀的人才可以大胆提拔、破格提拔。再充分了解人才动态的基础下,每次都要将最优秀人才发掘出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人才标准,分层分级分类。在中层、基层、技术人员等设立不同性质标准,使之具有胜任资格。

    (6)良好地处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经理人可以提高效率,将时间投入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事务中,思考公司战略和前景。同时人才系统高效运作,提升效率,保障公司盈利,稳健扩大规模。形成由内至外的良性循环。

    (7)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创造价值。要做好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需要运用精准大数据分析,真正建立岗-效-能-薪一体化体系,才能真正建立基于客观公正高效的绩效管理的薪酬激励体系,才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治久安。



    责任编辑:雨燕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