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再见!二十一载“东航一拖”
    • 2020年08月20日来源:北国网

    提要:在八月刚刚退休的东航技术浦东维修基地生产支援部AGS四车间班组长陈建钢,疫情防控期间仍然保持着当初进入单位时的工作热情,就像机坪里的“救护车”一样,随叫随到,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穿插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各个角落,尽心竭力地保障着一架又一架飞机安全顺利出港。

    “陈老哥,我车子坏了!”“等着,我立马过来!” 在八月刚刚退休的东航技术浦东维修基地生产支援部AGS四车间班组长陈建钢,疫情防控期间仍然保持着当初进入单位时的工作热情,就像机坪里的“救护车”一样,随叫随到,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穿插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各个角落,尽心竭力地保障着一架又一架飞机安全顺利出港。今年是他在这个和飞机维修一样重要的飞机运行保障部门——生产支援部工作的第21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

    图片1.jpg

    回想起21年前刚刚踏入民航业的那段记忆,已到花甲之年的陈建钢心中仍有颇多感慨。“当时也是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机缘巧合地去参加了招聘会,可能这就是我与东航二十多年渊源的起点。”1999年,在听到浦东机场即将开航的消息后,已经在上海某运输公司做了多年驾驶员的陈建钢,毅然选择了辞职,应聘进入了东航飞机维修基地,成为了东航浦东机场开航三人筹备小组中的一员。“一开始我们筹备组三个人每天都驻扎在机场里,从早5点到晚12点,天天与机场协调处理风险评估、拖机路线、机位宽度等相关准备事宜,一干就是两个月。”筹备开航的那段时间里,陈建钢与同事一边负责特种车辆进场调试工作,一边与机场方面沟通制定飞机机位划线、拖曳飞机路线等特种保障事宜,每天都要到凌晨近1点才回到家,全心全力投入到筹备工作里,为开航后东航飞机在浦东机场的安全顺利运行打下了最坚实的保障基础。

    图片2.jpg

    转眼就到了2001年11月,浦东机场迎来了开航后的第一件大事——保障“APEC(亚太经合组织)”专包机起降。而为确保圆满完成重要专包机保障任务,东航飞机维修基地也成立了“专机保障组”,陈建钢就是其中的一员。“那时候大家都很激动,毕竟都是各国领导人的专包机,当基地通知我去拖第一架专包机的时候,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但成熟稳重的陈建钢很快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并根据拖机要求安全顺利地将飞机拖到了指定区域,飞机顺利启动开始滑行。而此时,远处的机坪上不知道是谁传出了一声“哟,这可是东航一拖啊”,从此,陈建钢头上“东航一拖”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就传遍了浦东机场。“其实‘东航一拖’这个名号既是称赞,也是一种压力。”陈建钢坦言,当时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新员工,能够圆满完成如此重大的专包机保障工作,的确是一份无上的荣誉,但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无形压力。

    图片3.jpg

    “为了‘名副其实’,我就拼命学习各种特种车辆操作手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它们的规范与技巧。”在完成“APEC”专包机保障任务后,陈建钢主动学习驾驶技术,先后考取了东航机队全部型号的特种车辆驾驶证书,包括机坪上常见的有/无杆拖车、电源车、气源车、高空车等等11大类。除此之外,陈建钢还在工作之余及时总结归纳自己的工作经验,吸纳同事的意见建议,列举发布了特种车辆各种机型的应急操作流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不同突发情况下的不同操作方法。“二十一年来,我带教过的徒弟有50多人,我教给他们的不仅是车辆驾驶、部位检查等工作技能,还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工作信条。”作为车间里的班组长,同时也是一名已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建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关注徒弟们的思想动态,带领他们紧紧向党组织靠拢,他先后协助车间党支部发展了十几名共产党员,为车间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养与业务水平做出了有力贡献。

    “无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心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二十一年间,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的陈建钢,既当车间干部身边的“参谋长”,也做员工身边的“知心人”,用精湛的驾驶技术与严谨的工作作风传承机务精神,为东航在浦东机场的安全运行贡献了属于特种车辆岗位的一份力量。竭心尽力二十一载,光荣退休薪火再传承,向“东航一拖”致敬!



    责任编辑:雨燕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