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犯罪辩护逻辑》新书在京首发
- 2020年08月20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周刊刘桂明总编辑主持,十三届全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光权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与《金融犯罪辩护逻辑》两位作者-钱列阳律师和谢杰教授共同开启对话。
发稿要求:
《金融犯罪辩护逻辑》新书在京首发
作者签名赠书
2020年8月15号下午,主题为法律&金融思维逻辑的碰撞暨《金融犯罪辩护逻辑》新书首发式在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正式拉开帷幕。首发式全程在网络平台同步进行直播,同时在线观看的人数超过7000人。
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周刊刘桂明总编辑主持,十三届全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光权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与《金融犯罪辩护逻辑》两位作者-钱列阳律师和谢杰教授共同开启对话。
钱列阳律师向大家介绍了《金融犯罪辩护逻辑》这本书的核心是金融逻辑关系,他说,刑法典中三十八个金融犯罪相关法条表面上是常规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罪与非罪的关系,但其背后是一个金融逻辑关系,是一种金融概念的认同、认知。钱列阳律师指出,本书的出版是希望司法机关、学者、以及律师能够深入了解金融犯罪的相关内容,真诚地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侦查机关出版“金融犯罪的侦查逻辑”,检察机关出版“金融犯罪的公诉逻辑”,审判机关出版“金融犯罪的审判逻辑”,从而在逻辑思维层面形成一套完成的金融犯罪案件逻辑思维,超越目前单一的从证据、个罪中了解的金融特点,将金融思维和刑法思维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谢杰教授介绍了写作本书的初衷。他希望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现出金融犯罪的一个侧面——金融犯罪的辩护逻辑。谢杰教授与钱列阳律师一道,致力于把自己从金融犯罪辩护实务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原汁原味的呈现给大家。这其中不仅包括对重大案件中事实与证据分析逻辑的总结,也包括对金融法律尤其是金融刑法的适用的观点的争议。
周光权教授充分肯定了《金融犯罪辩护逻辑》这本书对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的探索和贡献,他认为,金融犯罪辩护律师要有大角度、大视野、大格局,准确把握国家金融政策方向,深入理解国家法律规范。在办理案件时要敢于直面挑战,理顺金融犯罪案件中的法律关系,厘清金融犯罪的界限,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好的金融犯罪辩护要“一手理论,一手实务”,在准确把握政策、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方的司法实务立场。
对于周光权教授所说的金融犯罪辩护的理想状态,刘桂明总编辑认为,若想达到金融犯罪辩护的理想状态,要求刑辩律师掌握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理解金融政策背后的动向。这就要求刑辩律师有充分的政治敏感性,能够通过金融政策的变动有预见性地制定辩护策略;第二个方面是清楚金融刑事法律的旁边是什么,就是指刑辩律师不仅要懂得刑事法律,也要学习、了解与金融犯罪与相关民事法律或者其他法律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是要充分理解、掌握有关金融犯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