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专访丨高博医疗集团:科研创新、科技赋能是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引擎
- 2021年03月16日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
提要:在2021年“两会”期间,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1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已经连续第七年关注社会办医话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李克强总理在近期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21年重点工作时,依然将“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办医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在2021年“两会”期间,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1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已经连续第七年关注社会办医话题,举办了“关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 推进社会办医院内涵建设”的主题圆桌论坛。在论坛中,高博医疗集团执行副总裁冯晨受邀参加,对社会办医定位、创新发展模式、医疗创新、人才建设等话题提出见解。
医学研究与医疗创新是国之重器,也是我国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重点方向,是促进中国从医疗需求大国向医学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基于此,高博医疗集团提出,社会办医应将“创新”定位战略方向,以科研创新、科技赋能为两大引擎,促进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
“四个中心”和“一个定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办医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医院数量达到3.5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3万个。与2016年同期比较,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在5年时间里增长了近50%。不难看出,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速来看,民营医院均已超过公立医院。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与传统的公立医院相比,迅速壮大的社会办医力量应该如何定位?和公立医院如何协同、合作或差异化发展,从而实现更优的医疗资源配置?
冯晨认为:“社会办医和公立医院不应该是简单的互为补充,更多是要做协同。我们希望能够跟公立医疗机构一起扩大产业覆盖面,服务更多患者。”
那么社会办医应该如何差异化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呢?高博医疗集团在创立之前,对比研究了国际上顶尖医院的建设模式如麻省总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发现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不应该仅仅是服务患者。一个优秀的医疗机构,应该能实现“医教产研”一体化,通过科研创新、研究转化推动产业发展,获得专利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收入来源。
而收入结构多元化带来的不仅是坚持了社会办医的公益属性,也是契合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属性——将基础临床研究转化为临床诊疗成果,持续改进疾病的诊疗。
由此,高博医疗集团将自身定位为研究型、创新型、国际化的医产研教一体化医疗机构。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定位?冯晨表示,集团要做成“四个中心”:
第一,做好疑难重症的诊疗中心。因为只有做好疑难重症的诊疗,服务好患者,才有创新的余地;
第二,要做好临床研究转化的中心。要把临床上的发现,转化为科研的方向,把科研的成果转化为临床的应用;
第三,要做产业转化的推动中心。通过临床和产业转化的紧密结合,推动新药、医疗器械的研发,加速它们的上市;
最后,要做一个国际医疗的交流中心,把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人才引入到中国来。
模式创新,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
正因为从创立之初就将创新提到战略高度,强调科研的发展,高博医疗集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成立三年就在全球发表高分学术论文达9篇,60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汇报科研成果,诸多治疗技术获得了国际权威认可和赞许。
冯晨介绍,高博医疗集团实现“研究型、创新型、国际化的医产研教一体化医疗机构”的路径,主要是基于四个方向的创新探索:
首先,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是社会办医疗机构相比公立医院的传统优势,高博旗下5家实体医院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
第二,“医管分治”模式创新。“医疗本身是非常严肃和专注的,那么作为医疗集团应该致力于解放临床医生时间,让临床医生专注于临床和科研,绽放创新想法”,冯晨表示,在高博,临床和科研之外的事情都交给专业的医院管理团队。
第三,支付模式创新。高博旗下医院不仅纳入了医保定点机构,还接入了商保满足高端医疗服务需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医疗的核心是用医疗技术解决患者需求,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不仅是必然方向,也是实现习总书记所指示,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前所未有战略高度的必然路径。“因此科研创新、科技赋能必然会成为未来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引擎。”冯晨说道。
*长按识别海报二维码,查看人民网圆桌论坛专题页面
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历来是社会办医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办医要搭建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内生和外在的合作都必不可少。
“从内部因素来说,人们常说百年树人,社会办医机构要建立起长期的人才战略观,不仅要与有情怀、愿意做传承的一帮专家合作,还要有耐心的资本不断投入。”
从外部条件来说,不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做人才培养。高博医疗集团通过与梅奥诊所、波士顿儿童医院、美国希望之城医疗集团等进行技术合作、人才互动等,建立起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当然更重要的依然是不断挖掘,不断有储备力量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