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众投资:政策利好来袭,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广阔!
- 2022年08月01日来源:博众投资
提要:热点事件:本文由博众投资编辑整理。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博众投资)
受此影响,A股动力电池回收概念股走强,截止收盘,南都电源20CM涨停,芳源股份大涨11%,积成电子、迪生力涨停,华友钴业、中伟股份、骆驼股份、光华科技、超越科技等跟涨。
锂电回收机遇与挑战并存
动力电池退役期来临与锂资源约束,锂电回收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动力电池退役量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一环,有助于缓解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掣肘,对于落实“双碳”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原材料供需矛盾、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成熟度不高、发达国家“碳壁垒”等挑战。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在技术路径方面,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加速打造低碳、零碳电池产业链,强化产品循环利用设计理念,推动换电技术及车电分离商业模式,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体系。(博众投资)
小荷才露尖尖角,动力电池回收不断升温废旧动力电池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旧动力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长,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置需求日益增加,关于废旧动力电池,主要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种: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
一般情况下,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就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这是需要对原有动力电池进行替换,对于容量低于80%的动力电池如果直接报废回收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时可采取梯次利用的方式,将退役电池进行回收、筛选、再利用于储能领域,比如削峰填谷、风光储能、备用电源等。随着电池容量不断衰减,当难以运用于储能等领域的时候,将通过再生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情况下,电池容量损坏严重,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提炼其中高价的镍、钴、锂等贵金属从而达到再生利用的目的。目前,汽车上使用最多的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
报废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主要分为三个处理过程:预处理、二次处理和深度处理。
预处理:废旧电池在回收过程中仍有部分电量,在预处理过程中,主要进行深度放电过程、破碎、物理分选。
二次处理:目的是为了使正负极材料与基底发生分离。主要有碱液溶解法、有机溶剂溶解法、热处理发等方式。
深度处理:作为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主要分为浸出和分离提纯两个过程,对有价值的金属材料提纯回收。(博众投资)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工艺中常用到的技术有干法回收和湿法回收:
干法回收:指不通过溶剂等媒介,直接对废旧电池进行材料和高价金属的回收,最常使用的方法有物理分选法和高温热解法。
湿法回收:是将废旧动力电池破碎溶解后,通过合适的化学试剂,浸出其中的高价金属元素,其中高品位的回收材料包括钴金属和碳酸锂等。湿法回收适用于化学组成相对单一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设备投资相对较低,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由2014年的约22万辆,提升至2022年6月的1001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比重由0.14%提升至3.23%,占比仍然较低,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2018-2022年,锂电池当月装机量提升显著,2022年6月已达到19525.24MWh。对于新能源汽车,当动力电池的电容量低于初始容量的80%后,便需要进行电池更换,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动力电池包的循环寿命为1000-1500次左右,折合成使用寿命约为5年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广阔。(博众投资)
参考资料:
《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年第31周):强化城市电网、燃气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景气高》民生证券;2022-08-01;《新能源车及锂电行业动态追踪:动力电池回收布局加速,关注有技术和渠道优势的回收企业》光大证券;2022-07-26;
温馨提示
本文观点由--蔡永嘉(执业编号A0600622020001)编辑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