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中国年轻玩家》报告:82%的家长允许小孩冒用自己身份玩游戏
    • 2022年08月25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近年来,游戏行业积极探索、主动实施多元化的未保工作形式。包括:采用人脸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或租借他人账号;建立家长监护平台、开通未保服务专线、推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自助系统,为家长教育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开展研究与培训,协助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技能等。

    近日,深耕中国游戏市场的权威数据机构尼科咨询发布《中国年轻玩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由于2021年防沉迷新规的影响,中国未成年人玩家(6~17岁)的人数,减少了3920万。

    去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外界称为 “最严防沉迷新规”。

    该份《报告》指出,新规施行后77%的未成年人玩家每周游戏时间出现减少,目前所有未成年游戏玩家中,有71%每周游戏时间少于3小时,也就是控制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近年来,游戏行业积极探索、主动实施多元化的未保工作形式。包括:采用人脸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或租借他人账号;建立家长监护平台、开通未保服务专线、推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自助系统,为家长教育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开展研究与培训,协助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技能等。

    整体上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成效凸显,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月活跃用户数、消费流水等数据,同比都有极大幅度减少。

    但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指出71%未成年人玩家每周游戏时间少于3小时,另外仍有29%的未成年人玩家每周时间则超过3小时,原因是有82%的家长允许小孩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

    要做好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全社会的携手共治,其中家庭是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需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提升网络素养的同时,也引导子女健康上网。(李文佳)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