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SIAL西雅展为食饮人带来生鲜肉类产业趋势与分析
    • 2023年05月12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音译中文简称:西雅展将于2023年5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SIAL西雅展探究生鲜肉类市场,为食饮人带去专业的产业趋势与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鲜肉类市场增速迅猛,我国生鲜肉类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音译中文简称:西雅展将于2023年5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SIAL西雅展探究生鲜肉类市场,为食饮人带去专业的产业趋势与分析。

    作为传统的“肉食”国家,肉类是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肉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种类要求越来越丰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肉类食品消费正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而在冷链技术与电商、外卖等形态的日益成熟下,消费者对生鲜肉类的购买意愿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肉类食品消费呈现出四个鲜明特征。

    首先,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2021年我国肉类食品产量达到8989.99万吨,同比增长16.03%。肉类消费量也呈上升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肉类消费量在2018年就已达到8829.6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人均肉类消费量上,2019年达51.3千克,相较1961年翻了16倍之多,2021年则提升到63.6千克。

    其次,在猪牛羊兔等肉类食品中,猪肉产量与消费量最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猪肉产量占整体肉类的58.9%,产量为5295.93万吨。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市场。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44.09%,位居全球第一;我国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猪肉消费量的46%,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约为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的2倍。

    三、鲜肉为主。据町芒研究院发布的《2021肉制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在肉类食品的消费中,51%的消费者选择鲜肉,其次是占比16%的火腿制品,和占比 13%的酱卤肉制品等。

    在所有被调研的国家,未加工生鲜肉类都是消费者首选。中国拥有成熟的电商平台,而冷链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打消了消费者对新鲜等要素的顾虑。此外,线上购买的便利性叠加疫情影响,使得网购占比进一步提升。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肉类的意愿约为20%,较其他国家更高。随着当日达、无接触配送、送货上门等创新服务模式的不断推出,未来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30%。

    四、消费者在选购动机上更在意肉类食品的安全性,也正因如此,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生鲜肉类。相比之下,欧美国家消费者更加注重肉品价格。

    从进出口贸易来看,我国肉及肉制品行业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据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肉及肉制品出口额为156.1亿元,较2019年下降13.32%;2020年进口额为2093.9亿元,同比增长61.68%。

    不过,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对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我国肉类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但人均仅为美国的一半。随着未来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以及国人对饮食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我国肉类消费量将继续稳步提升,但消费结构将有所变化。

    2017~2021年间,在我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从63%降至不足59%,禽类和牛肉则分别从22%和9%升至26%和10%。我国消费者往往视牛肉为更健康、更高质量的肉类选择。调查结果显示,20%的中国消费者有增加牛肉消费的意愿,净增加值明显高于猪肉。

    2023年5月18-20日,作为SIAL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的SIAL西雅展(上海)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饮料企业共同展出,为更多优质品牌提供展示机会和商机。SIAL西雅展也将持续关注中国乃至全球生鲜肉类市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