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真实的中国工匠:隐身在文明背后的守护者
    • 2023年10月08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泛黄残旧的书页轻轻翻动,指尖抚触过古老文明的伤痕与智慧,那些散落斑驳的字迹化作黄沙掩盖了历史的蜿蜒长路;狂风漫卷,沙尽尘落,千年浩瀚宏大的文明重现人间,在敦煌窟壁的彩绘中惊艳呈现昔日的荣光;千年岁月,无尽寒暑,季节无声轮转,物候悄然渐变,人与自然完美协作,正酝酿出阵阵醇厚酒香……

    导语:“大国厚工”系列专题由厚工坊、南方周末、优酷联合呈现,以壁画修复师乔兆广、古籍修复师邱晓刚、酱酒酿造师谢华松为代表,通过他们的故事与讲述,领略这些匠人背后的“厚工精神”。

    大国厚工守护人保剑锋,带你了解匠人的世界。

    泛黄残旧的书页轻轻翻动,指尖抚触过古老文明的伤痕与智慧,那些散落斑驳的字迹化作黄沙掩盖了历史的蜿蜒长路;狂风漫卷,沙尽尘落,千年浩瀚宏大的文明重现人间,在敦煌窟壁的彩绘中惊艳呈现昔日的荣光;千年岁月,无尽寒暑,季节无声轮转,物候悄然渐变,人与自然完美协作,正酝酿出阵阵醇厚酒香……

    这些是同一时间发生在华夏辽阔疆域上的故事。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职业和视角,演绎的却是相似的情节。古籍修复师、壁画修复师、酱酒酿造师,还有更多在无名的角落里沉静而坚守着的人,他们匍匐在一个个古老的行业里,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千年的历史和文明。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厚工”。

    埋首·复活纸张的生命

    时间流逝,历经岁月风刀霜剑的磨洗,书籍、纸张也会衰老、生病,渐渐残破不堪。于是,古籍修复师选择负起千钧重担,把尘封了漫漫岁月的古代文献,一本本修缮完备,赓续中华文脉,于毫厘之间让历史重现于世人眼前。

    古籍修复师邱晓刚埋首古籍修复工作四十年,他深知古籍的意义——那些卷帙浩繁的故纸,那些在考古堆里泛黄的卷册,那些穿越历史的文字,历经岁月变迁,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重要见证。

    邱晓刚是古籍修复专家、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日常的工作就是坐在工作台旁,用小镊子将面前摊开的古籍破损部位舒展开来,在书页残损的边缘处细细地梳理那些薄如蝉翼的纸屑。纸浆从手中的滴管有节奏地滴答下落,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小心,在古籍上打着一个又一个“补丁”,如同镜头放缓了速度,形成了光影之中一个个优雅的慢镜。

    “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是古籍中流传下来的对于修复师的要求。一本受损的古籍从开始修复到完成修复重新入库之间隔着数十道繁琐的工序,需要修复师熟练掌握历史上各种版本的古籍和装帧形式,理解不同时期、地域的纸张和装帧风格。修复古籍需要多道工序,修复师需精通技巧和技艺。其间,邱晓刚须得小心翼翼、屏息凝神,一个喷嚏、一次深呼吸,都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古籍修复的工作容错率极低,经不起任何失误。也正因如此,古籍的修复工作极其消磨耐性和时间。根据损坏程度,一本古籍的修复时间少则几周,多则一年。为修复一本残缺严重的古籍,邱晓刚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但也只能修复一到两页。

    “修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这是对修复师工作原则的要求。古籍本身具有文物和文献双重价值,片纸只字皆是生命。因此,除非技术和手艺切实有效且可靠,否则宁愿保持原样不动,以避免破坏性修复。短短几句话,看似简单,但实际的操作极为复杂,起手落笔皆是学问。这既要求修复师要对修复对象有着极精准的判断,更要求修复师对于文物、对于历史有着很强的责任心。

    邱晓刚受家庭影响与古籍结缘,他在图书馆工作,从装订厂起步,逐渐熟练掌握古籍修复工艺。他师从第一代古籍修复专家张士达,得到了老一辈匠人开放、包容、不固执、敢创新等珍贵的品质。在文化纪录片里,古籍修复师往往顶着“大国工匠”的光环,但事实上,这非但是一份并不“浪漫”的冷门工作,更因常年接触大量的霉菌、灰尘、微生物虫卵等致病因素而成为高危职业。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打量这一行业的眼光是复杂的,混杂着仰望和躲闪,并最终选择敬而远之。

    然而即便如此,以邱晓刚为代表的古籍修复师们仍笃信着“干一行专一行”、“择一事爱一生”,这如同一种信仰,让他们从清晨枯坐至黄昏,沉浸于古籍的世界里,数十年如一日。在快节奏和效率优先的现代社会,他们选择了慢下来,一点一点地修补文化记忆,在漫长的岁月中,凭一双手让历史重生。

    面壁·有仁术更有仁心

    风沙戈壁中,叮当的驼铃声响起之时,是时光从千百年前穿越而来的时刻。敦煌,莫高窟,一幅幅震惊世界的壁画如同在用似是而非的色彩和线条诉说着不同文明的兴衰荣辱。

    这一幅幅绝美的壁画,在世人看来固然是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但在修复师乔兆广眼中,却看到了一处处“疮痍”:破损、空鼓、起甲、脱层……它们是这壁画的“病”,也是文明的溃疡,而乔兆广的工作,就是像医生一样治好它们。

    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仁术”,更要具备一颗“仁心”。作为一名壁画修复师,乔兆广的“仁心”源于对壁画的“厚道”。与古籍修复师秉承的“修旧如旧”原则一样,对于壁画的修复,同样要避免保护性破坏。虽然修复是一个当下的动作,可这个动作的影响却指向未来。对于像古籍、壁画这样脆弱的文物来说,修复的影响尤其需要慎重考虑。而正是因为这份“厚道”,乔兆广施行“仁术”的手,每一次落到壁画伤痕的方寸片缕上时都饱含深情,进而在毫末之间延续它们的生命。

    在敦煌的修复师中,乔兆广是中生代的代表,他对敦煌的深情厚谊已经持续了22年。22年前,他从计算机专业毕业,通过报纸得知敦煌研究院的招聘启事,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他还是选择了来到敦煌。经过多年的锻炼和磨砺,他逐渐理解了壁画修复的意义和价值,并对此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与古籍修复类似,壁画修复也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并且耗时耗力的工作。即便像乔兆这样熟练的修复师,每天最多也只能修复巴掌大的一小块面积,而更复杂的空鼓修复,光是忙完前序工作,就已经花去了十天半月。不只如此,有些窟中的壁画十分脆弱,说话声音大一点,甚至走路步子重一点,都有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遇到这样的洞窟,就得屏息静气,小心翼翼地在窟内作业,其难度和所需耗费的心神可想而知。

    但是乔兆广对于这样的日子甘之如饴,因为对他来说,修复壁画不仅是工作,也是自我表达的艺术。他将个人情感和对敦煌的深深热爱融入修复工作中,使得修复的壁画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然而修补历史,却不能掩盖历史——修复完成之后,要能够看出这是经过修复的。远看的时候看不出,但在细看时,要能看出它不仅被修补过,还能看出它是在何时、用何种材料修补过,以便后人再看时,就会了解它们曾经历过怎样的故事,也能为未来的修复留下可逆的空间和可能。

    修复古籍也好,修复壁画也罢,永远都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枯燥、寂寞、繁琐,若非真心热爱,少有人能坚持下来,且修复的速度似乎永远赶不及老化损毁的速度。但在这一行业里,师徒之间往往口耳相授,毫无保留地代代传承。自师从前辈,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出师,修复的工艺也在代代创新、进步。

    如今,以乔兆广为代表的修复师们依旧在不懈地努力着,不仅修复壁画,更是在守护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文明的记忆,即便以生命的长度永远也无法触抵这条道路的尽头,他们也慨然无悔。“面壁”半生,只为修历史一隅。

    酝酿·慢工方出细活

    一滴普普通通的水,需要经过多少道繁复的工艺,才能变成一滴芳香四溢的酒?人与自然又将经历怎样的协作,才能将天地精华提炼成涓滴琼浆?

    发源于云南的赤水河,淌过黔北的崇山峻岭,在贵州的地图上蜿蜒向北,在遵义仁怀市锚定了一个酒都——茅台镇。这里是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几乎诞生了完整的酱香白酒谱系。同时,这里也是谢华松的家乡,是他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出生于酿酒世家的谢华松,从小耳濡目染。对酿酒,他不但有着地域文化滋养出来的兴趣,更掌握着父辈们传承下来的手艺。作为厚工坊极具资历的烤酒师,经谢华松之手酿造出品的原味酱香酒,是中国白酒中的珍品。而谢华松和他的伙伴们严格恪守的传统经典大曲酱香酒“12987”酿造工艺,也一向被业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酿酒工艺之一。

    所谓“12987”,指的是酿出足月足分的原酒,要历时一年的发酵,又以重阳作为酱酒酿造的时间起点,在重阳前后进行两次投料。原料则是生长在海拔高度400-1000米的低山地带的精选仁怀红粮,以特殊工艺进行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前前后后七次取酒,又经长期的储存后精心勾调而成。

    “12978”,人们用几个简单的数字抽象地总结出这代代相传的古法工艺,却很少有人知道,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包含着无数道更加细致入微、环环相扣的复杂工序,也包含着厚工坊一代代匠人一丝不苟、甘于寂寞的坚持。

    除了在酿制流程上需要严格把控之外,酱香白酒的品质更需要时间的配合。按照节气时令,一年期满后,仍然需要再三年的贮存才能进行勾调。有言说:“酒需三分酿,七分藏”,厚工坊酒生产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最少五年存储才能上市销售。它不仅需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一段必要的时间里静静地在天地间呼吸吐纳,让酒中的各类物质持续进行化学反应,还需要经过细致的调配,以精确的比例创造唇齿间的艺术——酒中香味的生成,在时间上急不得。

    品质是一切的基础,它是市场竞争力的保证,也是酿酒人情怀的寄托。“做好自己的良心酒,该怎么去做就怎么做,实事求是地把酱酒做好。”这是谢华松在酿酒心法上的“执着”。而在工业设备成熟发达的当下,数十年坚持采用人工操作的古法工艺酿酒,则是他的另一种“执着”。

    机械化手段生产在酒厂实现大规模应用并不难,甚至相对于人工而言更加省钱省力。但是酒的品质取决于工艺的细节,其中很多关键步骤,比如“摊晾”、“装甑”无法完全用机器替代。比如酱香型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种类数以千计,仪器还无法把握其复杂的香味来源。“要手摸、鼻子闻、嘴巴尝”,每个轮次的香味闻过之后,才能分辨发酵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问题。一闻一试,所谓“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顶尖的工匠,在麦曲、高粱、河水与微生物之间,为酒香制造了一场奇妙的相遇。传统工艺白酒经过固态发酵、复式发酵,糖化、酒化和生香一气呵成,不额外添加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成就绵柔酱香之绝味。

    “我没有一本书、一个方子给你看,但是一摊、一晾、一摸、一闻,都是门道。”便是这样,在每一滴酒中,都蕴含着无数如谢华松一般的匠人的心血、虔诚和“良心”,他们不仅酝成了沁人的美酒,更让“大国厚工”的精神在华夏大地上绵延不绝。

    无论是古籍还是壁画的修复,都需要好几代人数百年不间断地接力、修缮,像艺术创作一样精心雕琢,才能让它永续地流传下去。而每一杯进入千家万户的佳酿,也都曾在时间的见证下历经考验,才最终形成了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惊艳。

    壁画上,古籍中,陶坛里,不同的生命都曾承载着相同的厚望。这一次,厚工坊、南方周末、优酷联合呈现,在走近这些人的同时,我们也得以悄悄窥见这一行业、这一匠人背后的坚守和固执。是这些人,这些生命,这些流逝的时间,让它有了厚度,成就了“大国厚工”。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