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博众:脑机接口打破人机界限,意念操控走进现实
- 2025年05月23日来源:中华网
提要: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浙大二院联合浙江大学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持续显著改善,不但可以直线行走,还实现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等多种日常活动,标志着国内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浙大二院联合浙江大学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持续显著改善,不但可以直线行走,还实现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等多种日常活动,标志着国内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广东博众指出,侵入式技术的持续突破将推动消费和医疗康复市场提升对脑机接口技术的认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也有望加速。此外,前沿探索如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的发展,也为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是一种通过解读大脑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的技术,旨在直接从大脑获取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操作的指令。而在医疗保健领域,该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有严重运动障碍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鉴于技术和伦理安全等问题,当前的研究重心更多倾向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广泛应用于脑疾病的早期筛查、诊疗及医疗保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研发重点方向,占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的86%。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应用于难治性脑部疾病的治疗康复,占比约为14%。
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增速快,预计2019-2027年复合增速达到13.5%。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自2019年起,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3亿美元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13.5%。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教育教学、游戏娱乐、智能空间、军事、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应用潜力,其中医疗健康领域是最早被应用并最接近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细分领域。2020年脑机接口市场上,医疗领域应用占比达62%,其他领域占比38%。
广东博众大阳金融研究所分析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上中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近年来国内外在运动恢复、语言沟通、听力重建等医疗领域的研究不断出现里程碑式成果。国家层面和各地区推出多项政策利好行业加速发展,近期国家医保局发文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其进入临床应用的服务收费路径已经铺好。在技术革新和政策红利催化下,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
本文观点由博众投研团队徐建(执业编号:A0600625040008)、容伟彪(执业编号:A0600621050004)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此说明:博众通过各渠道推出的相关文章仅面向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群体,文章内容不表明对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若您并非广东博众客户群体,请勿接收或者使用博众通过各渠道所推送的任何信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