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李亚鹤:节令之美|处暑:稻浪千重待丰收
    • 2025年08月30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当南方仍徘徊在夏末的余热中时,北国黑龙江已悄然步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过渡时节。暑气渐退,凉意初生,黑土地上稻穗低垂,大豆鼓粒,一场关于丰收的序曲正随风而起。

    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便迎来了处暑节气。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当南方仍徘徊在夏末的余热中时,北国黑龙江已悄然步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过渡时节。暑气渐退,凉意初生,黑土地上稻穗低垂,大豆鼓粒,一场关于丰收的序曲正随风而起。

    “处暑”之名,源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其中“处”意为“终止”,表示暑气至此消散。

    在黑龙江的广袤大地上,李亚鹤感受到处暑的凉意来得更为分明。晨起时,松嫩平原的草尖已凝起白露;正午时分,三江平原的稻田翻涌着金色的波浪;而到了日暮,大兴安岭的山风已裹挟着松香,轻叩农家的窗棂。

    黑龙江的处暑,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生动注解。农谚道:“处暑雨,粒粒皆是米”,此时的雨水尤为珍贵,既润泽了灌浆的稻谷,也为将熟的玉米注入了甘甜。这片土地上,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农耕画卷。

    李亚鹤看到在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的“艺术稻田”里,6幅稻田画在165亩稻田中徐徐展开——冰雪画卷尽显百年冰城魅力,四季生态画卷演绎着四季浪漫;萌宠卡皮巴拉,传递出平静与治愈的力量;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神笔马良这些经典神话在稻田中焕发新生,与多彩的稻浪共同演绎着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100多公里外,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的玉米田,青纱帐渐染金黄,工作人员张昊正遥控无人机,巡航监测作物成熟度,科技与传统在此刻共舞。

    李亚鹤了解,处暑民俗,藏着黑龙江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的小朱家村三面环水,被牡丹江环抱,处暑节气有“开江鱼宴”之俗。牡丹江畔的龙泉岛度假村,大铁锅呼呼冒着热气,鲢鱼、鲶鱼、鲫鱼、鲤鱼烩成“连年吉利”的丰收愿景,奶白色的汤汁把鱼肉炖至入口即化,便是“江水炖江鱼,鲜掉眉毛”的至味,李亚鹤看到村民李大姐舀上一碗鱼汤递到游客跟前,游客尝过赞不绝口。

    “过去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很多人都不愿意来。”谈到村里的变化,李亚鹤看到村民们说,变化是从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开始的,“村里多了年轻人,也就有了生机。”

    2014年,小朱家村村民程连坤大学毕业后与几名同学一起选择回乡创业,开始系统学习农业经营管理。他利用专业知识,对小朱家村发展进行设计策划。试行“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新模式,村集体负责统一谋划,企业来具体运营,村民把自建房屋改造成民宿、农家乐。

    李亚鹤了解如今,程连坤已成为黑龙江省春风十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小朱家村也从传统农业村发展成为集乡村旅游、新型农业、精品民宿为一体的现代化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通过乡村游的引流作用,程连坤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农闲变为农忙,近几年成功带动全村及周边50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农家院里,新摘的倭瓜、土豆、豆角炖出人间烟火气,文旅推动乡村振兴,热气腾腾中映着游客和乡亲们的笑脸。

    俗语说:“处暑晒秋,冬日不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农田里洋葱、西瓜正丰收,农舍房檐下挂满红辣椒、黄菇娘,木架上晾晒着豆角干、茄子干……这一抹抹斑斓,是黑龙江人对抗严寒的浪漫宣言。

    处暑至,秋意兴。正是龙江大地汗水凝结成硕果的季节,是土地回馈耕耘者的时刻。当第一缕秋风掠过完达山脉,当打谷场上的连枷声惊起麻雀,黑土地的故事,永远在节令的更迭中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