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国产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KaiwuDB、TDengine、IoTDB、DolphinDB全对比
- 2025年09月24日来源:中华网
提要:在工业物联网和数字中国建设加速的背景下,面对海量时序数据,选择一款合适的时序数据库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物联网、能源、车联网、交通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现在的AI 时代大背景下,升级势在必行!
在工业物联网和数字中国建设加速的背景下,面对海量时序数据,选择一款合适的时序数据库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物联网、能源、车联网、交通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现在的AI 时代大背景下,升级势在必行!很多企业,还面临“国产化”的选型需求。值得庆幸的是,国产数据库市场已经非常繁荣,国产时序数据库厂商也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诸多产品,如何选择呢?本文将从核心技术、性能指标、行业实践等维度,对四款主流的国产时序数据库(KaiwuDB、TDengine、IoTDB、DolphinDB)进行深度对比,希望对大家的业务有所帮助
时序数据库成为工业数字化的核心基石
当前,工业物联网环境每秒产生数百万甚至更多数据点,传统数据库在高频写入、海量存储和实时分析需求面前已难以胜任。时序数据库作为物联网数据基础设施的基石,其设计理念与关系型数据库存在本质差。
2025年《工业数据库规范 第3部分:时序数据库》的正式实施,首次明确了工业级时序数据库的技术标准,为企业选型提供了权威参考。我们整理并测试了将聚焦四款主流的国产时序数据库:KaiwuDB、TDengine、IoTDB和DolphinDB,从核心特性、性能表现到行业实践进行全面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款时序数据库核心特性对比
以下是四款时序数据库的核心特性对比一览表,帮助您快速把握各数据库的关键差异:
Kaiwudb
• 多模融合架构:KaiwuDB采用分布式多模融合架构,支持时序、关系、文档等多种数据模型的统一存储与查询。
• 高性能时序处理:依托自适应时序引擎技术及就地计算技术,KaiwuDB支持设备接入,百万数据写入吞吐,毫秒级精度数据读写,压缩比最高可达20倍。
• 原生AI集成:内置AI算法实现设备状态诊断。
TDengine
• AI 驱动的数据平台:TDengine定位为AI 驱动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基于高性能、分布式的时序数据库,辅以数据业务语义和上下文实现数据情景化。从高性能时序数据库到TDgpt实现时序数据预测、异常检测以及通过IDMP 实现“无问智推”和“智能问数”ChatBI,集时序数据库与AI 工业数据管理平台于一体。
• 卓越的性能表现:TDengine构建了全新存储引擎,在写入、查询、压缩等核心能力上全面领先,以某地震中心为例,总数据吞吐量约 5000 亿行/天。存储压缩率可达到1%-5%之间。
• 开放生态策略:核心代码开源,全面支持标准 SQL 与 JDBC、ODBC 等主流接口,轻松对接各类可视化、BI 和 AI 工具。通过对 MQTT、OPC 等工业协议的深度支持,能快速汇聚来自各类系统的数据,实现跨厂站、跨系统的统一管理。
IoTDB
• 专注物联网:IOT物联网行业专门的时序数据库,主要面向物联网领域
• 端边云协同架构:采用端边云协同的结构,支持一体化的物联网时序数据收集、存储、管理。
• 压缩能力:自研TsFile存储格式实现10倍压缩,有效降低存储成本。
DolphinDB
• 分析功能强化:DolphinDB将数据库、编程语言等融合,核心金融领域,提供金融分析解决方案。
• 金融场景优化:尤其在金融领域,提供高速行情回放、因子计算、风控等场景化解决方案。
• 流批一体处理:内置流数据处理引擎,支持与历史数据混合计算。
关键性能指标对比
以下表格汇总了四款时序数据库在关键性能指标上的表现:
行业应用与实践案例
Kaiwudb的行业实践
• 能源行业:助力内蒙古计量院实现“碳计量在线监测系统”升级;
• 智能制造:助力某机器人工厂实现200+生产测试设备、近10万指标测点数据汇聚存储及毫秒级指标查询。
• 智慧矿区:基于KaiwuDB数字底座的智能综采分析系统应用于山西某矿区,响应时间由秒级降低至毫秒级。
TDengine的行业应用
• 工业场景:宁德新能源智能制造车间,可以处理百万级数据采集点位,分钟数据量达到数千万到亿级
• 石油行业:中石油某油田,单一油田每天需处理亿级别采样数据。
• 电力行业:TDengine 在国电集团项目大规模处理数亿智能电表数据,而明洋集团则通过TDengine来接入了10000+ 台风电机,数据量超40+亿行。
IoTDB的行业实践
• 物联网领域:为某大厂多领域物联网场景提供数字化管理基座。
• 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慧环卫平台、智慧园林管理系统、智慧垃圾分类等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DolphinDB的典型应用
• 金融行业:在量化交易中广泛应用,支持高频行情数据的实时存储与分析。
• 物联网:支持大规模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析,提供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
选型决策指南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
• 多模数据场景:推荐Kaiwudb,其多模融合架构特别适合设备协议不统一、数据类型多样的环境。
• 大规模时序数据·高并发的场景:TDengine是优秀的选择,特别是在写入吞吐量和存储成本方面有显著优势。
• 金融分析计算场景:DolphinDB提供更丰富的分析函数和计算引擎。
• 轻量化物联网场景:IoTDB架构具有天然优势,特别适合小规模轻量化的部署环境。
根据技术需求选择
• 高性能写入:对于每秒超百万数据点甚至千万的写入场景TDengine 和kaiwudb表现优秀。
• 高压缩比:对存储成本敏感的应用,TDengine的压缩能力最为突出。
• 多模型支持:需要同时处理时序数据与关系数据的应用,Kaiwudb的多模融合架构更具优势。
• AI 集成度:注重AI原生功能和后续能力扩展,TDengine具备TDgpt时序数据库预测、异常检测以及IDMP这个AI原生的数据管理平台。
选型实施流程建议
1. 需求梳理:明确数据规模、采集频率、分析需求等核心参数。
2. 方案初筛:基于性能指标及场景评估,去除不达标不合适产品。比如,大规模数据量,不能选轻量级产品。
3. 概念验证:搭建测试环境验证关键指标。
4. 扩展评估:考察生态兼容性和长期运维成本以及AI 可扩展性。
5. 决策实施:制定分阶段部署方案。
总结
在选择国产时序数据库时,企业应避免常见误区:过度关注峰值性能而忽视长期稳定性;低估存储成本,未考虑数据增长曲线;忽略生态整合,导致后期改造成本高企。
四款数据库各有侧重:Kaiwudb在多模融合有优势;TDengine在超大规模时序场景下性能卓越且集群开源、生态开放;IoTDB在轻量级物联网应用可选择;DolphinDB在金融领域更为专注。
未来,随着AI与数据库技术的深度融合,时序数据库将向更智能、更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技术路线,选择最适合的时序数据库,为数字化转型构建坚实的数据基石。在选择中可以更加考虑长远 AI 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