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深度阅读>正文内容
    • 上市后首交成绩单 WeWork大起大落
    • 2021年11月17日来源:北京商报

    提要:几经波折后终于上市的共享办公概念股WeWork,在当地时间周一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

    几经波折后终于上市的共享办公概念股WeWork,在当地时间周一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WeWork总共实现了6.61亿美元的营收,较前一季度增加了6800万美元,但较去年同期的8.1亿美元显著下滑;公司单季度的净亏损也从去年的9.4亿美元下降至8亿美元。

    在办公空间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旗下总共有93.2万个位置,去年同期该数据为102万。不过,公司实体会员的数量从去年50.7万上升至54.6万,为连续三个季度上涨。与此同时,实体空间的出租率也继续反弹至59%。

    WeWork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全球各地的公司和员工对线下办公空间的需求持续反弹,WeWork从中受益。具体而言,其实体办公空间的出租率同比增长了9%;会员人数也增加了7%。

    展望未来,Wework预期,出租率指标有望在2022年末恢复至90%,年营收在2024年将冲击70亿美元。在上个月的一次投资者介绍会上,WeWork也提到,在疫情后的世界里,员工将寻求更灵活的工作空间,这样的趋势有利于WeWork的业务发展。

    对于Wework上市后的首秀,市场给出了不错的反馈。截至当日收盘,WeWork股价上涨3.38%。

    但回顾过去,Wework的上市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有软银集团背书,WeWork早在2019年就已经成为独角兽公司,估值达470亿美元。

    但由于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和公司联合创始人Adam

    Neumann的管理方式感到担忧,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WeWork的IPO计划最初以失败告终,Neumann也因此被解雇,WeWork最大投资方软银介入。不过截至目前,Neumann仍然持有WeWork11%左右的股份。

    经历了两年前冲击IPO失败引发的震荡,今年10月21日,WeWork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业务合并,正式以SPAC方式登陆纽交所。但90亿美元的估值与2019年首次申请IPO时470亿美元的估值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上市后,公司股价遭到炒作,市值一度达到112亿美元,随后又下跌至今。昔日独角兽风光早已不再。

    眼下,Wework连年亏损,盈利遥遥无期,只得靠烧钱勉强换来生存之路。公开资料显示,WeWork最大的支出是空间运营支出,大部分的支出是向房东支付租金,签约时长达到10至15年。这种商业模式不仅烧钱,而且具有危险性,因为租赁费用会分摊在每期费用支出之中,高额的租房费用就会承担着高风险性。

    《华尔街日报》指出,对于WeWork来说,共享经济时代“用亏损换规模”的逻辑落空对公司影响持续至今,本质上仍处于“每收到一块钱就要亏更多”的境地。

    此外,Wework还一直处在出售资产、调整业务的状态。过去两年间,WeWork一直试图通过关闭不盈利业务以及出售非核心资产来减少亏损。

    对于公司目前的亏损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Wework方面,但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回复。

    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型企业,Wework最大的财务支出是空间运营费用,由于共享办公常常选址在商业中心区,因此公司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也更高。但Wework的营收模式目前还比较单一,同时共享办公经济在疫情期间陷入停滞阶段,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为租客们提供创新、便捷化的服务,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许才是共享办公的“新出路”。

    不过在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看来,WeWork的问题不能看作是该行业整体的问题。首先,WeWork之前的表现是由领导层管理和无节制地乱花钱导致的,与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并非直接相关。另外,疫情的确是黑天鹅事件,并不能把其责任归结到共享经济中。随着疫苗、治疗药的出现,疫情的影响在逐步降低。

    对于未来的市场,安光勇认为,如果不考虑其他意外因素,或者黑天鹅事件,共享办公经济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当整个社会回归到疫情前的经济状况,且通过内部的人员调整,消除意外因素后,WeWork还是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不是共享办公领域第一个上市“吃螃蟹”的人。2020年11月,中国的共享办公企业优客工场同样采用SPAC的方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共享办公第一股”。

    不过,优客工场和WeWork一样,也在亏损中打转。优客工场的招股书显示,2017-2018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3.37亿元和4.4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优客工场持续亏损,净亏损达到5.73亿元。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齐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