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宫廷医案的养生法”,《养生堂》御品膏方专场节目即将播出
- 2021年04月30日来源:互联网
提要:4月28日,北京卫视《养生堂》御品膏方新一期专场节目录制成功,本期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春教授,为现场观众解答了慈禧两次心律不齐的养生之秘。
中国古代帝王由于操劳过度大都短命,自秦始皇开始至溥仪302代帝王平均年龄只有39.2岁,但是乾隆和慈禧却以89和73的高龄独树一帜。他们长寿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神秘的清宫医案里蕴藏着怎样的医学智慧?
4月28日,北京卫视《养生堂》御品膏方新一期专场节目录制成功,本期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春教授,为现场观众解答了慈禧两次心律不齐的养生之秘。

宫廷医学的古今启示
宫廷医学是研究中国帝王皇室成员等特定人群医疗保健的学科,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代表着各个时代医学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张京春教授介绍了几本宫廷医学方面的代表著作,有《清宫医案精选》、《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走进清宫学养生》等,这些权威著作凝结着古代医者的智慧结晶。

这些智慧同样对现代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张京春教授认为,这些医案著作中的很多诊治思路对于研究现代人普遍关心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
来自宫廷医案的“独特养生法”
宫廷医案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心悸、眩晕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对应的就是对于现代人十分普遍的心血管疾病。节目中提到了一种容易威胁生命健康的心脏病证——心律不齐,这一病证在年轻人和老年人身上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张京春教授将其总结为年轻人的肝郁气滞和老年人的心脾两虚问题。

古代御医如何应对心律不齐?
翻阅宫廷医案记录可以发现,慈禧太后曾至少有过两次心律不齐的症状,分别出现在青年和晚年两个时期,张京春教授介绍,这两处医案的医治之法竟然源自同一种“养生法”,只是在不同的阶段,这种“养生法”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同。此外,更早时期的乾隆皇帝也同样用过这种养生法。
无论是古代嫔妃之间处心积虑、明争暗斗的后宫环境,还是现代人面临的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都会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这个贯穿慈禧一生的“养生法”便是“调肝”之法,调理的重点就是舒肝解郁,避免消极情绪长期累积,对身体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神秘“宫廷养生方”揭晓
张京春教授经过临床研究,在宫廷“调肝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两款神秘的“宫廷养生方”。第一种是精选佛手、葛根、茯苓、百合等十三种道地食材的“百葛草本膏”;第二种则是由慈禧太后养生名方“菊花延龄膏”改良而来的“桑杞菊花草本膏”。

立夏将至,医学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在春夏之交人体就要顺应天气的变化进行养生,本期节目中推荐的两款“养生方”也将成为更多人夏季“养心”黄金之选。北京卫视《养生堂》御品膏方作为中国膏方文化传承先行者,未来将给大家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健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