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业资讯>正文内容
    • 为了“课堂体验+学习效果”双100
    • 2021年05月13日来源:互联网

    提要: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用户需求激增,2.65亿在校生转向线上课程。然而,上了近一年的在线教育课程的学生和家长,或许并不知道什么是“教学产品”。

    我们追求两个100分,一个是上课效果100分,一个是上课体验100分。

    这是作业帮在线“教学产品”致力于智能化升级的初衷和目的。

    1、稳定的系统,上百万人同时在线上课

    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用户需求激增,2.65亿在校生转向线上课程。然而,上了近一年的在线教育课程的学生和家长,或许并不知道什么是“教学产品”。

    众所周知,线下传统教育,好老师可以“一支粉笔走天下”。站在讲桌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便可以教育出一代代优秀学生,也很少有“教学产品”。

    线上教育,改变了教学场景和方式。“教学产品”是线上教育的重要衍生物,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沟通界面、是教育线上化的介质,也是老师在线教学的首要工具。没有优质的“教学产品”,师生之间便无法正常上课。

    从事在线教育,主讲老师不再是“一支粉笔走天下”,而是需要多种教学工具:主讲端(包含半身直播、外教录制课),具备直播、共享直播、旁听直播等能力的“直播中台”,以及直播监控后台系统,确保直播稳定性。最终,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教学产品”。

    也可以理解为,站在屏幕前授课的“在线老师”,需要拥有一整套能赋能课堂沟通、讲座的智能化教学工具,即“教学产品”。“教学产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体验和效果。

    图片47.jpg

    作业帮内部设置有“教学赋能产品组”,郭超老师介绍说,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教师工具搭建、提升主讲老师在线教学的效率与能力,建设直播中台,丰富直播能力,确保直播稳定性,对外赋能成教、低幼等多种业务场景。“一个是,为在线教师赋能和运营;一个是,确保直播的中台能力。”

    对在线教育老师授课来说,主讲端系统的稳定性是首要问题。

    作业帮小学数学主讲老师韩世平举例说,双11当天,某宝会把系统没有瘫痪作为新闻发布,对互联网产品,系统稳定性非常重要。“我上一节课,大概有三十万人在听,系统没有问题。”系统测试,上百万人同时在线听课也没问题,没有卡,也没有崩溃。

    作业帮初中教学产品设计组陈耀泉老师,曾经历2020年春季班加油站,当时也有十几万人同时报名上课,学员爆表,系统依然稳定,与平时上课没有区别。“系统确实是超稳定。”

    系统的稳定性,得益于完善的后台系统,能实时监测并予以支持。教学赋能产品组老师郭超介绍,实时课堂上,主讲老师、学生有没有异常情况,在线人数、主讲端设备、CPU、网络延迟、学生作答情况是否正常流畅,全部可以实时监控。“比如一些低端设备网络出现卡顿,研发人员可以快速定位,找到问题所在,确保直播流畅。”

    “教学产品”系统的稳定,是智能化产品持续升级优化的基础。

    2、优化“教学产品”功能,提升课堂学习兴趣

    确保系统稳定之外,作为一款互联网教育产品,优化操作界面,操作更简单;基于在线教育需求,升级配置一系列基础功能,这是作业帮这两年一直做的努力和创新。

    陈耀泉2019年刚入职时,感触很深。当时,老师上课都用PPT ,传到直播间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还不支持资料留存,“上完课,学生老师都找不到资料。”后来,开发出来“易课堂”之后,这个产品可以支持资料留存,实现无缝衔接绑定。

    “易课堂”上线后,陈耀泉和其他老师几乎再也没有使用PPT上课。“易课堂”和“简题库”关联,通过简题库,检索之前添加的标签,便能直接检索到题目,一键导入“易课堂”,非常方便好用。同时,还连接着“讲义系统”,三个产品彼此相通,相当于老师上课的“三大金刚”。

    通过“易课堂”学习,学生难免会错过一些知识难点。陈耀泉和老师们授课期间,会提前在一些常见的知识难点处,打好一个“回放标签”。一旦有学生没有听懂,下课之后,直接找到那一节课的某个知识点标签,直接点击,立刻能听到“知识点回放”,非常节省时间。“课上没有听懂,课下听听回放,很便捷。”

    满足基础需求和界面操作简单功能之外,作业帮还着力解决在线课堂的核心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的专注力,确保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何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

    好孩子往往是被夸出来的。洞悉学生心理的韩世平老师注意到,班上沉默的大多数,同样渴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他2018年入职作业帮,担任小学数学主讲老师。“我们上学时也会这样,班上总有几个被老师很喜欢的学生,老师总关注他们。但是,并不代表我不想被关注到。”

    基于学生想“被表扬”、“被关注”的需求,开发了“表扬榜”功能。直播课上,只要学生表现好了,比如答题答对了,系统会准确抓取到,以老师的名义发出“表扬榜”,每个答对题的学生名字会上榜。“学生看到老师夸我了,他就会觉得非常好,上课的专注力也会增强。”

    此外,老师们还借助智能化工具,设计了“连麦”挑战、分组PK互动等功能。

    “连麦”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常用功能。陈耀泉老师说,课堂上出个题目,请某位学生连麦演示一遍做题过程;课间休息,邀请同学连麦表演网络神曲等节目,放松娱乐一下。当着几千人唱歌,“有学生第一次尝试,声音真会发抖”。

    在PK互动环节,主讲老师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班,30人一组,进行PK。主讲老师发出同一道题目,辅导老师各自带一组,然后带队PK,看哪组先完成,准确率高。“赢了的小组会很高兴,有集体荣誉感”,PK完,评论区很快会活跃起来。

    韩世平说,升级教学产品的智能化功能,解决了在线学习的两个核心需求:提升学习效果,优化课堂体验。

    事实上,作业帮近两年的“教学产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让原本痛苦的学习体验,逐渐过渡为“有趣味”、“互动很多”、“学生专注力不断提升”、“答题速度越来越快”,让在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主讲老师更有获得感,学生成绩也得以提升。

    3、专注力监测,提升专注力与学习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之外,如何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是小学数学主讲老师韩世平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

    多年负责小学数学在线教学,韩世平深有体会:“小学的孩子上课最大的障碍是,无法像初高中生那样长时间专注。不能专注,学习效果就会受影响。”

    如何监测到课堂学生的专注力,目前教学产品已经实现。韩世平说,AI智能课程的后台,能监控到学生的专注力,上完一节课,能绘出全班学生的专注力曲线图。比如,学生的专注力之前显示是40%左右,现在能达到60%左右,有明显进步。

    数据之外,韩世平还能亲眼感知到学习效率和状态的变化。“如果学生很专心,同样一道题,上一届学生的解题速度大概是1分钟,现在需要45秒能做完,而且正确率会高。”因素很多,但是注意力集中是关键,“学的更专心了”。

    在主讲端,老师能清楚地看到屏幕另一端的学生。比如:1500位学生同时打开摄像头,做眼保健操。做完,我就会点评,“某某同学做的很认真,要向他学习”,如果状态不好,就给他提醒。

    韩世平评价说,“智能化教学产品的升级,可以帮老师做很多事情,通过画面判断学生的专注力,反馈给辅导老师,这是非常大的技术进步。”

    此外,学习的效果如何,系统也能分析检验出来。当一个学员选择线上机构,会形成足够多的数据,包括课后作业、摸底测试、阶段测试,巩固练习等,陈耀泉老师说,“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都有数据去解释”,很容易获知,这个学生课听得好不好,吸收得好不好,学习效果与是否续报,一目了然。

    2021年1月,又上线一个好玩的新功能“笔迹上墙展示”。主讲老师韩世平觉得赞,老师出个题目,再从主讲端发起,学生能直接召唤摄像头,拍下自己做题的过程,上传。老师从上传的题目中,选出案例,展示给所有同学。“这个功能特别好玩,不一定是拍做题过程,也可以拍好玩的东西,比如自家的宠物,上传展示给大家。”

    “笔迹上墙展示”功能上线后,很快成为师生刚需。通过这个功能,学生之间能相互展示做题过程,彼此激励;老师讲完之后,也能看学生到底是怎么做题的,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给出指导。“类似在线下教室,老师可以直接走到学生旁边,看哪道题没有写好给具体反馈,对学生是一件很好的事。”韩世平说,能随时在线看到学习效果。

    针对不同学科的属性,还推出了不同的授课形式。物理课上,添加了虚拟实验室功能,学生体验在线做实验;化学课考虑到实际情况,提前录制好实验视频,做真实的实验,课上播放。

    初中英语因为考试改革,增加了听力、口语考试科目。初高中教学产品黄陶老师说,根据考试改革的方向,线上也增加了听口题。

    基于不同角色的需求,作业帮在内部,不断升级在线教学产品的功能,以不断提高师生的课上互动频次,提升学生的专注度,确保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4、老师、主播、服务者,身份“三位一体”需求更多元

    区别于传统教育老师,在线主讲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主播,更是教育服务者。介于传统老师与网红主播之间的他们,因为授课平台的变化,没有强制的授课形式,他们的心理和需求也发生着微妙变化。

    在主讲端,美颜滤镜功能一上线,很快成为老师们线上授课的必备工具。陈耀泉老师说:“现在主讲老师上课都要开美颜滤镜,没有老师不开。”

    “最早的直播课并没有美颜功能,这对于男老师、女老师都很受伤。直播,就是得靠脸吃饭。”谈到两年前的上课情景,作为主讲老师,韩世平感觉“很受伤”。那时上课前,老师们需要戴一个头饰或头套,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可爱。

    根据主讲老师的需求,主讲端还增加了“贴纸”功能,支持老师添加各种表情。教学赋能产品组郭超老师说,这些功能设计,源自教学场景的需求,未来还会考虑音效,调动上课气氛。还有直播屏幕,从“三分屏”增加了“半身直播间”功能,采用半身授课的模式,便于互动。

    直播屏里的背景图,按需添加了智能化选项。授课背景看上去又清晰又漂亮,还可以随便调换,基本上一个学期可以不会重样。“元宵节上课那天,背景就是灯笼、梅花,跟节气氛围配上,让孩子感觉非常好。”韩世平老师觉得,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感觉很好。

    平时,一些老师的板书字迹不太漂亮,还特意增加了“笔迹修正”功能。这个功能能给字迹做一些微微修正,让字迹看起来更漂亮,“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

    根据线上主讲老师的多样需求,教学产品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元、有趣,大家也逐渐形成共识,“线下教育老师往往是一个严肃形象,但作为线上直播课老师,始终得想着如何保持个人形象好看、有趣,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怎么把课讲得有逻辑、有意思。”

    韩世平曾和同事共同推动设计教学产品“小组功能”,他们有一个产品理念,“我们追求两个100分,一个是上课体验100分,一个是上课效果100分。”他发现大多学生上课时,经常会觉得“太枯燥了”、“老师关注不到我”、“互动功能不丰富多彩”、“消息区疯狂刷屏影响听课”,经过内部不断优化“教学产品”,这些问题已经较好地解决。

    在韩世平看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教育的本质几千年来都没有任何变化,就是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会知识,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始终是辅助的作用。“现在有了科技手段,学生们可以开心地学到东西。”

    陈耀泉老师认为,在线教育的作用是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因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依然存在,这种形式能帮到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技术起到了很大作用,没有技术,这个路就没了。”

    北师大与作业帮2020年9月联合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很多头部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助力“辅导老师”实现学情诊断的精准化,学习规划的个性化以及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平台全面、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情,基于大数据实现精确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分析以及智能决策支持,“辅导老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和作业帮的主讲老师一样,更多在线教育老师期待着,利用大数据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最好的“教育服务者”。



    责任编辑:雨燕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