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基集团退市,华致酒行股价下跌,酒类流通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 2023年12月09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和渠道的数字化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酒类流通企业特别是传统酒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尽管形势严峻,酒类流通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商业机会。传统酒商若想在逆境中脱颖而出,必须积极拥抱新兴渠道,构建自己的渠道网络,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并打造具有自主定价权的产品。
12月4日,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银基集团被取消上市地位。中国“酒类流通第一股”银基集团,自此走下历史舞台。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的另一家大商华致酒行在12月5日的股票收盘价为18.44元,与年初的高点相比已经下滑了一半,若与2021年底的历史最高点相比,市值更是缩水了三分之二。
酒类流通行业头部企业的困境,反映出整个行业的艰难处境。据某机构对全国范围内155家样本酒商的调研显示,87%的经销商营收未达到预期,56%的经销商甚至无法实现盈利。
那么,酒类流通行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一、一代大商银基集团谢幕
公开资料显示,银基集团成立于1997年,曾是中国及国际领先的高档酒类营运商。从在东南亚市场经营五粮液起家,成功将五粮液远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
在“白酒大王”五粮液的东风之下,银基集团于2009年4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香港上市的首个且唯一酒类渠道流通股”,一时风头无两。然而,仅仅三年之后,银基集团的经营业绩在2013年急转直下。财报显示,2012年银基集团的营收高达29.74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为6.98亿港元,而到了2013年营收只有3.90亿港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巨亏11.33亿港元。
之后,银基集团通过增加代理品牌并着手搭建市场渠道——酒类B2B电商平台,曾在2016年前后一度扭转困局。然而,2018年再次陷入亏损,并于2021年出现债务违约危机。2022年股票暂停买卖,直至此次被退市。
有业内人士指出,银基集团2013年业绩的闪崩及此后的衰落,一方面是因为银基集团过分依赖渠道而忽视终端的发展和完善,受到限制“三公消费”的冲击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乃至缩量竞争的形势之下,名酒企业纷纷施行扁平化策略,渠道下沉至核心市场与终端,挤压了酒业大商的生存空间。
可以看出,银基集团的兴衰不仅是其个体发展的问题,也反映出整个酒类流通行业所面临的挑战。面对消费趋势的改变、渠道变革、行业调整等重重压力,酒类流通企业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2.华致酒行为何突陷困境
华致酒行成立于2005年,以酒品保真连锁销售为主营业务,2019年成为中国首家酒类流通A股上市企业。然而,近两年来华致酒行的股价持续下跌,盈利水平也大幅下滑。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华致酒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7%、32%和51%,归属净利润增速也高达42%、17%和81%。然而自2022年开始,华致酒行的业绩风光不再。2022年,公司利润出现大幅下滑,2023年颓势依旧。据财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增长仅10%,归属净利润则大幅下滑35%,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高达48%。
尽管华致酒行建立了包括品牌连锁门店、零售网点、KA卖场、团购、电商在内的全渠道营销网络体系,但其实质仍是兼具大商和零售商功能的混合体。
在酒业下行周期里,华致酒行与其他酒业大商一样面临难题,需要应对品牌酒企压下来的库存。作为行业头部的经销商,截至2022年底,华致酒行的存货规模高达34.29亿元,占其总资产的40%以上。到2023年9月底,这一数值占比仍高达37.77%。
在库存压力之下,降价出货成为酒类流通企业的必然选择。这也就是华致酒行业绩增长但利润大幅下滑的背后原因。
3.酒类流通行业面临的多方冲击
从华致酒行的历史数据不难看出,2021年,酒类流通企业还是一片欣欣向荣,但近两年形势急转直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
首先,从消费端来看,白酒产量销量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就一路下滑,至2022年已经“腰斩”。不仅白酒,葡萄酒、黄酒同样面临销量下滑问题,仅有啤酒保持了小幅增长。整个酒类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甚至缩量竞争时代,行业内圈加剧成为必然。
其次,从生产端来看,酒厂纷纷开始加码直营渠道销售。以贵州茅台的i茅台APP为例,其注册用户超5000万,月活稳定在1200万,日活在500万左右,平台交易额已经突破了250亿元。再比如珍酒等部分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在双11大促期间,对C端消费者零售价甚至已经低于B端经销商拿货价,引得经销商都在网上“薅羊毛”。这将对华致酒行等酒类大商形成较大的长期冲击。
最后,从流通端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看,酒类流通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渠道的扁平化,越来越多酒厂和大商直销烟酒店、餐饮等零售终端;其次是渠道的圈层化,比如近年来业内知名的酣客、肆拾玖坊等,通过封闭渠道进行圈层销售,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再次是渠道的碎片化,虽然近几年烟酒店从业者都说生意“不好干”,但从企查查获得的数据却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国烟酒店新增注册数量已经连续8年增长,仅2022年一年就增长了50万家。
此外,互联网平台企业给传统酒商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一方面是平台以价格优势从传统渠道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综合类平台酒类销售额大幅增长,2022年2月才上线运营的名酒批发交易平台——酒犀网也快速崛起,不到2年时间注册用户即突破2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2000人,据其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高攀介绍,2023年,酒犀网撮合交易将突破30亿元,比2022年增长200%;另一方面《今日酒价》《茅粉鲁智深》等名酒批发报价类公众号的出现,也使得名酒价格信息越来越透明,传统渠道层层分销多层获利的模式逐渐难以为继。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和渠道的数字化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酒类流通企业特别是传统酒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尽管形势严峻,酒类流通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商业机会。传统酒商若想在逆境中脱颖而出,必须积极拥抱新兴渠道,构建自己的渠道网络,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并打造具有自主定价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