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G商用可期 多项新技术擘画应用未来
- 2023年09月27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9月26日,在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主办的6G协同创新研讨会上,专家普遍认为,6G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用,当前6G研究进入标准化新阶段,未来3-5年是6G研究的关键窗口期。为此,运营商、通讯设备商等加快6G标准化技术布局,立足应用场景开展产业化探索。
9月26日,在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主办的6G协同创新研讨会上,专家普遍认为,6G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用,当前6G研究进入标准化新阶段,未来3-5年是6G研究的关键窗口期。为此,运营商、通讯设备商等加快6G标准化技术布局,立足应用场景开展产业化探索。
加码6G技术研发
6G是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通信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围绕超大规模MIMO通信与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空天地海一体化、质检网络框架等潜在关键技术方向,加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形成一批6G技术研发成果。
在研讨会现场,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中信科移动在超大规模MIMO通信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布局。中信科移动工程师告诉记者:“超大规模MIMO通信技术通过集成更多射频通道和天线,实现提高频谱效率、增强覆盖范围、减少干扰等方面的性能优化,而现有5G超大规模MIMO系统会运用到大量有源器件,存在高能耗、高成本的应用痛点,不利于5G商用的推广。进一步解决这一痛点问题,也将为实现大规模天线系统在6G应用提供一种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
中信科集团首席专家、中信科移动副总经理孙韶辉表示,在面向6G过程中,天线技术会在5G的基础上朝着空间维度的扩展、智能维度的挖掘、功能维度的增强以及能效维度的优化等方向发展。
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也是6G关键技术之一。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工程师程执天告诉记者,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和中国移动联合设计蜂窝与可见光通信深度融合系统,解决上行难、移动性差的问题。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王晓云表示,对于运营商来说,驱动力和场景是推动网络渗透的关键要素,AI技术能够赋能网络运维和网络运行,实现对复杂场景数据规律特征的提取,从而助力网络提升运行效率和运行性能。中国移动提出“三体、四层、五面”的6G总体架构,实现AI赋能网络相关信息服务全流程的支撑。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傅志仁表示,从网络架构上来看,一方面要增加智能感知和空天地一体性能,另一方面要通过分布式网络来支持新的场景,并利用无线技术来提升6G的基础网络性能。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魏进武表示,中国联通正在积极创新布局天地一体产业链,目前已经形成了天地一体化融合架构,主要是以地基为依托,共享产业链,协同演进天地一体的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化落地
傅志仁表示,今年6月份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MT-2030(全球6G愿景)框架建议书是全球6G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6G愿景研究已经取得技术共识,技术标准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要提前谋划6G应用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1G到4G是需求牵引,一旦移动通信技术到来,应用就能顺势而为。但5G建设中存在网络能力和产业链上下游生态脱节的问题,导致5G面向行业的应用出现“慢热”现象。因此,发展6G尤其要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的培育,着力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创新。
邬贺铨建议,要从现场级嵌入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做起,来改善5G、6G进入垂直行业应用的生态。
魏进武表示,6G技术创新不能再只是满足于微观的技术指标,而是要朝着由技术创新带来产品规模化,由产品规模化带来产业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5G和6G实现未来大规模应用,中信科移动研发了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大规模MIMO系统,并持续推进产品化。“能够在进一步提升性能的同时把成本降下来,这个产品在市场中就具有竞争力,就会拥有更大的产业化空间。”上述中信科移动工程师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