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证券>正文内容
    • 公募另辟蹊径 行业主题量化产品走红
    • 2024年01月10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业内人士表示,行业主题量化产品已成为越来越多公募机构丰富多元化产品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受制于量化策略的复杂性与部分行业主题发展时间较短等因素,在销售端与投研端,该类产品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近期,证监会网站显示,万家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湘财基金、东兴基金、国泰君安资产管理等多家机构上报了行业主题量化产品,涉及红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科创等多个热门赛道。

    业内人士表示,行业主题量化产品已成为越来越多公募机构丰富多元化产品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受制于量化策略的复杂性与部分行业主题发展时间较短等因素,在销售端与投研端,该类产品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聚焦热门赛道

    1月10日,万家基金公告显示,万家医药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正式公开发售。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于2023年12月1日上报,从接收材料到公开发售,仅过了一个多月。此外,万家基金还于2023年12月1日上报了一只高端装备主题量化产品,于2023年12月19日上报了一只科技主题量化产品,前者已于2023年12月27日拿到行政许可决定书,后者已被受理。

    近期发力行业主题量化产品的公司不仅是万家基金。自2023年12月以来,中信保诚基金、湘财基金、东兴基金、国泰君安资管等多家机构上报了行业主题量化产品,红利、生物医药、科创等主题成为基金公司争相布局的赛道。中国证券报记者还注意到,2023年8月,华安基金上报了一只新能源主题量化基金,鹏扬基金上报了一只消费主题量化基金。目前后者已经成立,首募规模2.45亿元。

    Wind数据显示,目前业内共有量化基金879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围绕单一主题赛道进行量化选股的产品并不占多数,所对标的指数多为没有行业区分的宽基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在行业主题量化产品中,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股票发起式、景顺长城专精特新量化优选股票等产品的规模均超过5亿元。Wind数据显示,2023年,银华专精特新量化优选股票发起式、长盛量化红利混合等多只行业主题量化产品的年度回报率超过3%,且跑赢基准。

    获取超额收益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介绍,与行业主动管理基金(非量化)相比,行业主题量化基金的主要优势体现在:量化产品可跟踪行业主题全部相关的股票,相比之下,主动管理基金投研覆盖面相对狭窄,一个研究员仅能跟踪10到20只核心的股票。而与行业指数型产品相比,行业主题量化基金的投资范围相对灵活,不局限于某个指数的成份股,不考察与基准的跟踪误差,只需获取超额收益即可。

    在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章赟看来,行业主题量化产品可能是未来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已经有部分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通过量化策略的方式进行选股,在此基础上赋能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量化策略可以尽可能覆盖更广泛的投资机会,而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投资决策的胜率。”章赟表示,“目前多家机构也在布局行业主题量化产品,我们公司对行业主题量化产品的发展也是非常鼓励的。”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已有不少行业主题量化产品走入大众视野,但在不少投资者的观念中,该类产品仍然没有成为业内主流。章赟表示,从销售端看,行业主题量化产品对营销人员和目标客户均有一定的理解门槛。行业主题量化产品的投资者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于行业主题的商业逻辑的理解,二是对于量化策略的理解。对于行业基本面的投资者教育类似主动管理基金,相对较容易;而对于量化策略的理解,普通投资者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营销人员可能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从投研端看,章赟认为,行业主题量化产品的投资策略受限于行业赛道的成熟度和数据标准化程度,对于成熟度较高的行业,数据标准化程度高,数据可得性较强,可用的量化策略更多;而相于生命周期较早期的赛道,数据标准化程度有限,数据可得性和时间长度都会对策略有一定影响。

    从实际运作方面来看,有公募机构研究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行业主题量化产品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回撤,超额收益也不够稳定。该研究人员以市场上的某只行业主题量化产品为例,在2023年上半年公募量化产品中,该产品收益率名列前茅,但在2023年下半年出现大幅回落。“行业整体行情波动是重要原因,但也与行业数据的标准化程度、量化策略的适用性等因素有关。”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张苏婧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