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证券>正文内容
    • 华大基因前三季度营收26.74亿元,数据产品与AI布局构筑新估值锚点
    • 2025年10月24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今年以来,公司加强基因数据价值转化探索,发布了国内首款基因数据产品“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与“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用药知识库”,填补了国内肿瘤精准诊疗数据产品空白,打造基于真实世界基因大数据的医疗知识库范例,率先在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上市。

    10月23日晚,华大基因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7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04%;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9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4.17%。

    2025年以来,华大基因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公司虽面临短期业绩波动的挑战,但通过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精益管理,在盈利能力与运营质量上实现显著提升。此外,公司更在慢性病防控这一广阔蓝海和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新业态上完成了前瞻性战略卡位,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业务结构亮点纷呈,银发经济布局深化

    2025年前三季度,华大基因多项业务的细分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中肠癌检测民生项目陆续启动,肠癌检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感染防控业务中,公司PTseq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0%;多组学业务中的单细胞测序业务营业收入增速较为显著,同比增长约93%;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11.2%。

    这些细分领域的增长,印证了公司对精准医学前沿和重大公共卫生需求的精准把握,而随着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银发经济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慢性病防控需求持续攀升,华大基因把增长曲线写进了中国人口结构的下一页。

    业务层面,华大基因重点布局以老年群体为核心的健康市场,围绕遗传代谢病、心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病防控领域持续发力,已发布多款认知障碍疾病风险评估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方向的检测产品。

    临床层面,公司与近百家三甲医院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并通过“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研究”多中心合作项目,累计为超5000名受检者提供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该检测数据也将进一步夯实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建立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数据库—CardioGen自动解读系统,为加速临床应用迈进一步。

    AI与数据双轮驱动,打造精准医疗智能闭环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正逐步实现从专家经验驱动,走向数据与智能驱动。面向未来,公共卫生的发展将是数据驱动、深度智能化的,旨在构建一个能够可持续服务于全人群的“智惠系统”。作为全球基因行业的领军者,华大基因正加速推进生物科技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去年三季度,华大基因发布了行业首个基因检测多模态⼤模型GeneT,目前,该模型已⼴泛应⽤于241家合作机构,为用户的基因检测提供了强大智能支持。今年第三季度,华大基因又推出了华大全读长SEQALL全基因组综合解决方案和BGI智惠医学系统,并发布了SEQALL、GeneT Agent和iGeneT Pro三大关键产品,旨在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在健康管理的系统化探索上,华大基因推出了133111i多组学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绘制个人健康风险图谱,为每个人定制从生活方式到医疗干预的方案,实现“防、筛、诊、治、管”全周期管理,而承接该模式的重要入口i99智健,则进一步将健康管理推向智能化与个性化新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公司加强基因数据价值转化探索,发布了国内首款基因数据产品“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与“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用药知识库”,填补了国内肿瘤精准诊疗数据产品空白,打造基于真实世界基因大数据的医疗知识库范例,率先在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上市。

    面对行业变革与人口结构变迁的双重机遇,华大基因正通过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慢性病防控赛道的深入布局,以及基因大模型、数据产品等创新成果的落地,在精准医学的数字化未来中占据了先发优势,有望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