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10月物价走势如何?多家机构预计CPI同比有望转正
    • 2025年11月08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11月9日公布10月物价数据。机构预测,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或转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面临一定压力。其中,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华泰证券、中金宏观认为,10月CPI同比增速或在0.1%;东方金诚认为10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1%左右;民生银行首经团队预计10月CPI环比、同比涨幅均为0%。

    国家统计局将于11月9日公布10月物价数据。机构预测,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或转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面临一定压力。

    其中,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华泰证券、中金宏观认为,10月CPI同比增速或在0.1%;东方金诚认为10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1%左右;民生银行首经团队预计10月CPI环比、同比涨幅均为0%。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基数原因对9月CPI同比涨幅形成拖累。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指出:“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9月CPI-0.3%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下降4.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进入10月,猪肉价格虽仍相对偏弱,但蔬果价格环比上涨。

    中金宏观研报指出,前期生猪产能持续释放,消费端并未出现较强需求,10月猪肉批发价继续环比走弱,同比从-26.3%降至-27.2%。

    蔬果方面,“10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均值环比上涨1.8%。其中,因气候异常影响主产区产量,蔬菜价格环比上涨3.4%,水果价格环比上涨2.0%。”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去年10月食品价格基数转为下行,尽管当前食品价格走势偏弱,今年10月食品CPI同比降幅仍将有所收窄。

    能源价格环比下跌。温彬提到,受OPEC+增产影响,叠加美国很多炼油厂进入秋季检修期,对原油需求下降,国际油价走低,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PI中食品、能源价格受短期因素影响较大,观察价格变化,不仅要看CPI总的变化,还要看核心CPI的变化。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布的研报认为,10月核心CPI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此外,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等因素带动,相关行业景气度较高。

    温彬也提到:“核心通胀保持稳定。支撑因素在于,10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疫前同期平均变动-0.5个百分点,明显强于季节性,预计服务价格将环比上涨。”

    PPI方面,继8月PPI同比降幅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后,9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数据显示,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8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对于10月PPI走势,中金宏观研报认为,10月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相较9月均回落0.7和0.7个百分点,其隐含的PPI环比或走弱至-0.1%。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PPI的变动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对我国的输入性影响,以及国内部分行业的技术进步加快,市场竞争压力较大。预计10月PPI同比增速为-2.6%,环比增速为-0.6%。

    冯琳分析表示,近两个月PPI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大幅下沉,另一方面是反内卷和促消费对部分工业品价格形成一定拉动作用。

    “往后看,在反内卷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减弱的同时,近期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也在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新的下行压力。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来看,10月以来,尽管铜价继续上扬,但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总体上看,预计10月PPI环比仍将在持平附近。加之去年10月开始PPI基数稳中有升,我们判断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势头将明显放缓,预计同比降幅将在-2.2%左右。”冯琳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