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多地发布人工智能新场景 加速新领域供需适配
    • 2025年11月26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近期,各地密集发布人工智能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清单,举行新技术领域的供需交流会,并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活动,以新场景的培育打通新领域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提高供需适配性,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经济循环。

    近期,各地密集发布人工智能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清单,举行新技术领域的供需交流会,并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活动,以新场景的培育打通新领域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提高供需适配性,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经济循环。

    以场景创新助推产业创新

    当前,从“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新浪潮。近期多地发布了人工智能新场景项目清单,开展应用对接活动,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

    湖北武汉日前发布了首批103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等八大领域。其中,智能制造类场景占比超三成,聚焦工业质检、工艺优化等。15个示范应用场景各获100万元资金支持。系列项目有望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浙江杭州近日不仅发布了人工智能场景开放示范“两张清单”,还公布了人工智能开源“政策包”。“两张清单”包括了292项场景机会清单和362项场景能力清单,涵盖了“湖滨步行街AI黑科技首发街区”“隐患排查AI大模型”“人防工程巡检机器人”“智算中心巡检机器人”等覆盖各行各业的机会场景。

    “场景”正成为各地政策措施的“关键词”。此前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旨在以场景“富矿”畅通要素流动,加快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场景培育和开放作为新型政策工具,其意义在于打通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转化通道。传统政策多聚焦供给端,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推动技术研发,但技术成果常因缺乏应用场景而难以落地。场景培育将创新环节前置,比如低空经济中无人机物流场景的开放,能直接暴露技术缺陷并推动迭代,使研发方向更贴近市场需求。”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建设场景创新试验区也是发力方向。广东省今年发布的方案显示,到2027年,要在广东省累计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场景创新试验区不少于10个。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接下来要进一步培育和开放应用场景,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还将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上线‘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搭建桥梁、释放机会。”艾学峰说。

    以新业态激发新需求

    消费新业态、新场景等成为提振消费的关键着力点。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数字消费、品质电商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至10月的AI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网零额同比增长23.1%,网络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1%,其中“线上购券—线下体验”的到店餐饮同比增长25.1%,数字消费不断释放出新动能。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凸显,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情绪价值的好产品、好场景、好体验支付溢价。这就要求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促共进,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助力新业态、新场景创造新需求,消费领域的相关政策也在发力。商务部网站近期公示了评审结果,50个城市拟入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等4个直辖市、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成都等41个其他城市。根据试点内容,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等。

    11月14日召开的国常会也部署了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相关文件即将发布,该举措有望进一步打通制约消费的卡点堵点,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

    新场景和新业态的创新,将有利于激发增长活力。从近期发布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看,企业效益有所改善,物价领域出现积极变化,非制造业PMI回升至扩张区间,表明提振消费各项措施显效,新动能成长壮大,国内大循环中人流、物流等积极改善。受访专家表示,年底前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有望推动全年经济平稳收官。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