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证券
    • 欲终止挂牌新三板 现在股份何去何从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同样解释了该公司终止挂牌的多个原因。一方面,该公司多项新业务要么处于投入阶段,要么出现成本上升,叠加自身业务问题,导致业绩收入逐年下滑;另一方面,新三板流动性较低,或没有办法满足该公司更多资金需求,因此现在股份选择终止挂牌,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体现。

      2022-06-10T09:31:42+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证监会:目前没有进行蚂蚁集团重启上市评估研究工作

      有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成立工作组评估蚂蚁集团重启上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6月9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证监会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和研究工作,但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2022-06-10T08:56:12+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股权挂牌转让再延期 华融信托愁嫁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认为,人事安排可能是希望能够延续自身企业文化,让公司内部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经过高管团队的调整,预计华融信托能够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同时风险点也会相应减少。

      2022-06-09T08:03:23+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美科股份冲A背后 资产腾挪催肥业绩

      美科股份也提示风险称,未来若公司经营业绩未达预期甚至下滑,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入减少,或者难以通过外部融资等方式筹措偿债资金,将对公司资金链产生一定压力,从而对公司的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022-06-09T08:02:09+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A股反弹超预期 科创板演绎“四两拨千斤”

      当前该如何掘金科创板?李美岑表示,参考2013年创业板牛股经验,建议关注三条线索:业绩长期景气,但此前跟随市场系统性“杀估值”的公司,有望率先迎来估值修复;产业周期出现拐点的公司;因再融资政策放松而进行并购扩张的公司。

      2022-06-08T07:45:39+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政策面再发声严禁投行薪酬与项目直接挂钩:多数券商拥抱监管

      “在资本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应严格限制以透支未来发展而追求眼前利益,仅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个行业的行为。”季境建议,券商秉承高质量、前瞻性发展的态度,制定以质量和科研为本位的薪酬管理制度,和监管机构形成互动关系,主动拥抱监管不仅是企业安全和保险,还是稳健和高质量发展的

      2022-06-08T07:39:5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年内37家公司公告股东违规增减持股份 短线交易、被动减持、

      根据《证券法》第84条规定,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违背承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款对于违背承诺的主体进行了不完全的列举。据此可知,有一些违规减持的涉事主体,虽然不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但是,受损投资者仍然有权基于该条款要求

      2022-06-08T07:29:00+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205家大数据公司去年营收超2.2万亿元 152家可比公司“这十年

      借着万物互联、数字经济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大数据产业容量不断拓展,无论是数据安全还是数据中心等领域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开始从题材炒作、主题投资向业绩兑现转变,有望成为一个不错的“跑马场”,为价值投资者提供挑选优质成长股的机会。

      2022-06-07T08:29:12+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A股再现万亿成交 沪指站上3200点

      6月6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涨,其中上证综指站稳3200点,创业板指盘中大涨超4%,最终收涨3.92%。大涨行情下,A股的交易氛围也非常活跃,经计算,当日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大关,合计达1.11万亿元。此外,科创50指数继续大涨,次新股莱特光电(688150)关注度最高,公司盘中触及涨停,一度斩获5连板,最终大幅

      2022-06-07T08:07:39+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多地推动企业上市“倍增” “后备军”凸显科创属性

      庞溟认为,企业实现上市并不是“终点”,相反,这是其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未来,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抓基础、强主业、育长板、强韧性、重效益等“五种能力”,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2-06-06T08:46:09+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A股的包容开放吸引 国际增量资金纷至沓来

      付立春表示:“与A股的资金规模相比,MSCI为A股引入的资金体量并不大,但在其影响力下,相关投资机构会积极关注A股投资机会,使A股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将催生出更多适合机构投资者的金融衍生品。A股正在形成由散户投资者、本土机构投资者、国际机构投资者三大群体构成的投资生态

      2022-06-02T07:15:06+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和泽医药转战创业版 企业IPO批量变道

      此次“转战”创业板,和泽医药募资胃口也变大,拟募资6.43亿元,不过募投项目未发生变化,多募1亿元全部用于补流,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由1.3亿元募资额增至2.3亿元。

      2022-06-01T08:46:07+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商旅巨头资不抵债 “票代第一股”败退A股

      业内表示,腾邦的案例,也给业界提了一个醒。目前由于疫情,商旅市场均陷入低迷,同时疫情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不少商旅企业经营都面临压力。商旅企业应该更多吸取腾邦衰败的经验,避免此类的事情再发生。

      2022-06-01T08:43:15+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复星国际41.4亿港元清仓青岛啤酒H股 投资目标或瞄向白酒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啤酒行业已高度集中,中国啤酒的人均消费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行业走到了天花板。在此背景下,复星国际将资金倾斜于白酒赛道,是为了把资金、资源的回报率最大化。”

      2022-06-01T08:38:4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独董“洗牌”新动向:5月份70家上市公司有独董离职

      罗寒建议,为更好地促使独董勤勉尽责,需要健全独董激励机制,如推动独董津贴市场化改革、引导上市公司推行独董责任强制险、推行独董股权激励计划等,通过多方面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达到促使独董更好履职的效果。

      2022-06-01T08:20:13+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自动售货机第一股”友宝在线赴港上市 近两年累亏近14亿元

      “自动售货机第一股”友宝在线赴港上市 近两年累亏近14亿元

      近几年友宝在线更像是一个“收购狂魔”,其已投资于多家与之增长战略相辅相成的公司,例如软件开发商及智能售货机运营商。可惜目前为止,该投资还未产生经济效益。2019-2021年,友宝在线以权益法入账之投资亏损分别为716.9万元、347.2万元及409.2万元。与此同时,公司并未停下买买买的脚步,其还打算用

      2022-06-01T08:11:18+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粤泰股份一年内到期债务23.85亿元 争取与信达广东分公司等债

      粤泰股份还表示,如融资展期事宜协商结果未达到预期,该公司也将尽量争取和债权人达成共识,通过部分债务展期,部分债务优先偿还等方式来实现债务到期后的合理过渡。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与其他部分金融机构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正尝试通过多种灵活的方式及途径,筹措公司所需还本付息的资金。

      2022-05-31T07:02:31+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中健康桥IPO迎“二次上会”:实控人夫妻持股近95% 市场推广费占比超80%

      中健康桥IPO迎“二次上会”:实控人夫妻持股近95% 市场推广

      对于股权较为集中的问题,招股书在风险因素里提到,本次发行后,刘宗杰和章芳芳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且控制比例较高,尽管公司逐步建立健全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制度,但公司实际控制人仍存在通过行使股东大会表决权,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利润分配和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施加不当控制

      2022-05-31T06:58:21+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年内25股重组折戟 两项交易价格超10亿

      独立经济学家、中企资本联盟主席杜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经营不善的公司而言,跨界重组成功确实能够迅速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不过当中也存在整合失败的可能,投资该类企业时,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中的风险问题。

      2022-05-30T08:45:20+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上交所首批科创债获得投资者追捧 5家公司募资146亿元

      江苏永钢有关负责人杨恺表示,企业始终关注最新的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聚焦科技创新,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化”“智能化”生产方式,正契合科创债和绿债要求。从此次发行结果来看,由于募投项目的科创属性,投资者认可发行人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2022-05-30T08:23:2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