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带货消费提示:切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 2025年05月17日来源:法制日报
提要: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风险,维护自身权益,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科学认知,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选择正规平台购物,防范情感营销诱导,避免冲动消费。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风险,维护自身权益,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科学认知,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选择正规平台购物,防范情感营销诱导,避免冲动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在消费提示中特别指出: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警惕通过个人社交账号、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的交易,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建议全程在直播平台内置购物系统完成交易,切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5秒下链接”等宣传,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谨防虚构原价陷阱。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综合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用户真实评价等多维度信息。避免因支持“偶像”“家人”等情感因素冲动消费。
重点品类审慎选购。选购保健食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谨防虚假夸大宣传。选购跨境商品时,要清楚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正面清单目录内包括酒、饮料、调味品、食用油等食品。根据相关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可能与我国不同,应谨慎购买。
留存完整消费凭证。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应注意留存完整的消费凭证。使用平台录屏功能保存商品宣传全过程,重点记录质量承诺、售后服务等关键内容;妥善保存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电子证据,对重要信息进行截图备份;通过平台官方渠道与客服沟通,文字聊天的记录需完整保存,电话沟通应录音存证;签收商品时要谨慎,特别是易碎、贵重物品,要当场查验外观及基本功能,必要时需全程录像。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定做、鲜活易腐等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均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权。若商家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可依法主张权益。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过平台维权通道发起售后申请;如果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通过智慧315投诉平台或者热线电话向消协组织投诉,也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随着我国平台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虚假营销、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退款难等问题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直播带货创新了消费场景,丰富了消费供给,但由于“台前幕后”主体多、“人货场”链条长、“线上线下”管理难、消费者举证难,导致虚假营销、货不对板、退货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2024年7月1日,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针对直播的特性和突出问题,作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规范规定。
市场监管总局不断优化市场监管方式和手段,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例如,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通过多元化举措,提升流量扶持实体经济效果,帮助解决平台内商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强化对农产品商家、特色商家、新入驻商家的流量扶持,充分激发广大中小微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市场监管总局还联合13个国务院部门开展了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围绕守好经营者资质审核“准入关”、网络营销和集中促销行动“秩序关”、网售危害生命健康商品“安全关”、网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质量关”、网络禁限售商品“风险关”这“五关”,推动解决网络市场突出问题,查处涉网案件3.6万件。
针对社会集中反映的直播购物“仅退款”问题,2025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约谈以后,主要电商平台对“仅退款”规则进行了优化,为平台内商家提供了更大自主权。
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将着力整治利用平台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打击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等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将从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净化直播电商行业生态等方面着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还将通过制定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来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有效规范直播交易行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