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互联网>正文内容
    • 乌镇峰会:人工智能闪耀“互联网之光”
    • 2025年11月07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11月6日至9日,全球互联网顶级盛会——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如约而至。本届峰会主题为“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峰会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科技含量持续提升。

    11月6日至9日,全球互联网顶级盛会——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如约而至。本届峰会主题为“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从“可用”走向“好用”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峰会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科技含量持续提升。

    11月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率先开幕。“人工智能+”成为本届博览会的展示重点,两大场馆7个主题展区,汇聚了全球600多家企业带来的1000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产品。

    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个展台都引入了具身智能机器人进行导览和讲解。可以说,本届博览会赛博感十足,机器人“浓度”拉满。

    在腾讯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腾讯混元已经构建起横跨文字、声音、图像、3D的多模态融合模型能力。从混元AI大师画,到AI内容创想家,再到AI出行助力,腾讯AI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从“可用”走向“好用”,让AI成为社会的普惠生产力。

    阿里巴巴则展示了全栈AI能力建设的最新成果。记者发现,多位观众驻足体验阿里巴巴首款自研夸克AI眼镜。等记者戴上这副眼镜,发现它不仅可以导航、支付、翻译、拍照、通话、听音乐,还可实现信息提醒、购物比价、商务服务等功能。同时,这款眼镜首创可换电设计,热拔插镜腿即可更换主电池,搭配便携式换电仓全天候续航。

    本届博览会还以具身智能、数智文旅等为主题打造了“超级体验馆”:在“赛博秀场”,观众可以看具身机器人搏击赛、和璇机器人乐队演奏等精彩演出;在“幻影魔方”,观众可以体验《光影丹青》沉浸式画境“复活”画作,穿梭南宋街头;在“智趣小屋”,观众可以与机器人理疗师、家庭陪伴机器人互动,感受AI“中医”把脉问诊。

    科技魅力无穷

    从2023年起,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在乌镇峰会期间颁发。目前,领先科技奖的全球影响力正持续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今年,领先科技奖共征集到来自34个国家的400余项科技成果,覆盖大模型、智能体、群体智能、开源软件、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彰显了全球科技界对数字化未来的共同关切和积极探索。

    11月6日下午,17个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年度获奖项目发布。其中,关键技术组获奖项目包括中国电信、华为等单位申报的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天通卫星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百度申报的剧本驱动多模协同的高拟真数字人技术。工程研发组获奖项目包括微软中国申报的GitHub Copilot;阿里云申报的通义千问。

    同日,2025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展示活动举行。该活动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逐步成为促进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共征集到300余项案例,最终12项精品案例入选。

    溢出效应扩大

    截至2025年10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有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余家会员单位,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国际组织。

    12年来,乌镇峰会以前沿的视角、智慧的力量改变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进程。本届乌镇峰会的议题范围进一步拓展,除了在11月7日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外,还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青年与数字未来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

    今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峰会期间,将举办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理论研讨会,总结该理念提出以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届峰会还将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发展报告》《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等,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注入智慧力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