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家电>正文内容
    • 空调行业十年之争:小米“包修”破局,格力“不用修”立标
    • 2025年09月20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当小米用“10年包修”打破行业规则,格力以“不用修”捍卫品质尊严,这场对决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在存量竞争时代,唯有将技术创新与用户服务深度融合的企业,才能赢得时间考验。正如朱磊所言:“销量是一时的,质量是一世的。”而这场战争的终极裁判,将是千千万万用脚投票的消费者。

    2025年9月20日,北京——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直播间宣布“米家空调全品类10年免费包修”时,这场持续数月的空调行业“品质暗战”被推向高潮。仅隔数小时,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便在微博隔空回应:“十年免费包修是承诺,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这场由头部企业主导的服务标准升级战,不仅重塑了行业竞争规则,更将消费者对家电品质的期待推向新高度。

    小米破局:用“全免费”重构行业规则

    小米此次推出的“10年免费包修”政策,以“三全”姿态打破行业惯例:

    全品类覆盖:涵盖挂机、柜机、中央空调,突破行业仅对挂机提供长期包修的局限;

    全流程免费:承诺整机、配件、上门服务、人工、检测、加氟等全免费,杜绝“保修”变相收费;

    全生命周期兜底:覆盖空调10年安全使用年限,相当于提供“终身”保障。

    卢伟冰在直播中直言:“中央空调维修难度大、成本高,但用户更需要10年包修。”这一策略直击消费者痛点——据统计,空调使用8年后故障率陡增,传统6年包修期后维修成本年均超800元。小米通过将服务周期延长至10年,实则将用户长期使用成本归零,被业内视为“以服务换市场”的激进打法。

    格力反击:用“零故障”定义品质标杆

    面对小米的挑战,格力以“30年市场验证”为底气,强调“不用修”才是核心竞争力:

    技术壁垒:格力空调故障率已降至万分之三,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品控体系:每台空调需经过862道检测工序,包括淋雨、高空摔打等极限测试;

    供应链优势:自研凌达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核心部件寿命超行业标准30%。

    朱磊在回应中暗讽小米:“敢拍胸脯是好事,但何妨先把眼前的11万辆车修好?”此言直指小米汽车近日因辅助驾驶缺陷召回11.69万辆SU7事件,暗示“原生质量”比“后期服务”更关键。格力内部人士透露,其十年包修政策实施四年来,售后成本占比不足2%,而行业平均水平为5%-8%,印证了“低故障率才是长期包修的基础”。

    行业震荡:从“价格战”到“品质战”的转折

    这场对决背后,是空调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数据博弈:8月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小米空调线上销量市占率16.71%首超格力,但线下份额仅0.43%,暴露渠道短板;

    服务内卷:美的、海尔等品牌虽推出“10年部件保修”,但限定高端机型或部分零件,与小米“全免费”形成差距;

    消费者觉醒:社交媒体调查显示,76%用户认为“包修年限”是购买空调时仅次于能效的核心指标。

    行业分析师指出,小米的入局将迫使传统品牌加速转型:要么像格力一样构建“零故障”技术壁垒,要么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支撑长期服务。而格力若想巩固地位,需在保持品质优势的同时,应对小米在线上渠道和生态协同上的冲击——后者正通过空调与小米汽车、智能家居的联动,构建“全场景服务”护城河。

    未来之战:品质与服务的双重考验

    随着小米武汉空调工厂年底投产,2026年300万台产能释放后,行业将迎来更激烈的价格与服务竞争。但挑战同样存在:

    小米隐忧:轻资产模式下的售后网络能否支撑10年服务?其汽车召回事件已暴露软硬件协同风险;

    格力挑战:如何平衡“不用修”的高成本与“价格敏感型”市场需求?其光伏空调等高端产品能否覆盖服务投入?

    消费者则成为最大赢家。北京用户李女士表示:“以前买空调担心‘修不起’,现在企业比着延长包修期,我们终于能放心用十年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正推动中国家电行业从“制造”向“质造”跃迁。

    当小米用“10年包修”打破行业规则,格力以“不用修”捍卫品质尊严,这场对决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在存量竞争时代,唯有将技术创新与用户服务深度融合的企业,才能赢得时间考验。正如朱磊所言:“销量是一时的,质量是一世的。”而这场战争的终极裁判,将是千千万万用脚投票的消费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