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普造车!新增长极or病急乱投医?
- 2025年11月06日来源:中国家电网
提要:又一个家电企业要造车了。它就是被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夏普宣布将在2027年发售首款纯电动汽车LDK+,目前,该款LDK+概念车已在2025东京车展上亮相。
又一个家电企业要造车了。
它就是被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夏普宣布将在2027年发售首款纯电动汽车LDK+,目前,该款LDK+概念车已在2025东京车展上亮相。
这个曾经在全球液晶电视领域叱咤风云的老牌巨头,如今寄望于造车撕开业绩困局。这步棋,究竟是破局良方,还是病急乱投医的冒险?

夏普的辉煌与“坠落”
回顾夏普的早期发展,足以用辉煌二字形容。作为液晶技术的先行者,它早在1988年,就推出了世界上首台液晶显示器。2004年,夏普投资建设的三重县龟山液晶屏工厂投入启用,开辟了大屏幕液晶电视时代。到了2006年,夏普建设的全球首条8代液晶面板线投产,进一步夯实了夏普在全球液晶市场上的地位。可以说,彼时的夏普,牢牢掌握着市场话语权。
但好景不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液晶面板价格大幅跳水,而夏普此前为修建高端面板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也为后续夏普的危机埋下了财务隐患。转年,夏普宣布自1956年股票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亏损。
如果说金融危机是外部的致命一击,那么夏普自身的战略失误则使其深陷泥潭。在技术路线上,它过度聚焦高端液晶面板,未能及时洞察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竞争层面,面对三星、LG等韩企的猛烈攻势,夏普在成本控制上劣势尽显,产品价格竞争力持续下滑。最终,内外交困之下,夏普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负债累累。
2016年,富士康以3888亿日元,也就是约22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夏普2/3的股份。不过,这也只是短暂缓解了夏普的燃眉之急,没能从根本上扭转它的颓势。
收购完成后,夏普内部进行了包括人事、策略、定位等在内的诸多调整。原富士康消费产品事业次集团及重要周边功能集团副总裁戴正吴出任夏普公司社长,当时戴正吴宣布当年下半年就要转亏为盈。
戴正吴的“豪言”也的确得到了兑现,2016财年夏普业绩亏损缩减了约九成,2017财年夏普净利润为702亿日元,实现4年来首次盈利。不过,这背后,裁员、降价、减配等拆解成本的举措,也让夏普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为夺回市场,夏普开始走高性价比路线,例如2016年双11期间,夏普中国市场推出了“买大送小”的促销,即购买70英寸电视,送一台60英寸电视,这也导致百年企业品牌价值的大幅贬值,难以再拉动市场销售。2022、2023两个财年,夏普连续亏损,虽然2024财年它转亏为盈,但传统业务萎缩仍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我们看到跨界造车似乎就成了夏普的“救命稻草”。
不是在造车,就是在要去造车的路上
其实,早在去年9月,夏普便宣布要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了。当时,夏普高级执行董事Mototaka Taneya表示,会把电动汽车当作一个可移动的房间。这一理念在本次发布的LDK+纯电动概念车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该车型的定位是“移动的客厅”,这也展现出鲜明的家电企业基因。
据了解,LDK+将配备45英寸4K可旋转中控屏,支持与夏普电视、空调等家电互联,实现“家-车”的无缝衔接;车内的座椅则可以完全放平成为2米长床;用户还可以通过AI语音助手等,控制车内设备,甚至是与家中电器进行互联。
当前,家电企业造车似乎已经成为行业一种“风尚”,可以说,它们不是在造车,就是在要去造车的路上。目前,家电企业造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其一是直接造车派。除前文提及的夏普,创维、追觅都是典型代表。创维汽车主打健康智能,表示要让人们在车里改善亚健康状态,实现深度睡眠。追觅不久前不仅官宣造车,更放出豪言要造世界上最快的车。
其二是零部件布局派。比如美的、海信、TCL。美的通过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海信则以车路协同及车身感知核心零部件为切入口,同时依托新型显示技术跨界布局座舱电子领域,以汽车空调资源布局新能源车空调压缩机和整车热管理领域。TCL通过旗下子公司华星光电和TCL实业,布局车载显示系统及智能科技领域,为多家车企提供核心组件和技术支持,譬如,当前TCL华星的车用产品已应用在比亚迪、吉利、上汽等汽车品牌的多款车型中。
其三是技术赋能派,也就是现在大热的“人-车-家”生态。比如海尔,海尔将智慧家庭场景向汽车领域延伸,通过万物互联实现汽车的深度智慧化,让汽车成为家庭智能生态的重要一环。此外,海尔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还在向销售端延伸,海尔旗下卡泰驰已战略入股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是国内最大的汽车资讯与服务平台之一,通过此次入股,海尔可以进一步拓展自身在汽车销售领域的业务版图,打通用户从选车到购车的全链路闭环。
如今,新能源汽车这场产业盛宴,吸引着各方势力竞相入席。然而,汽车工业绝非低门槛的竞技场,其资本密集、技术迭代迅速、供应链高度复杂。回顾近年,威马、极越等品牌的折戟,哪吒、天际等面临的严峻挑战,无不为盲目涌入者敲响了警钟。
再来看夏普的造车抉择,究竟是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突围,还是传统业务萎缩下的无奈自救?市场自会给出答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