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家电>正文内容
    • 家电业破局:市场困境下“信心”比“国补”更珍贵
    • 2025年11月25日来源:中国家电网

    提要:2025年,以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支撑的家电“国补”收官战全面打响,第四批690亿元补贴资金正加速发放,原定12月31日截止的申领通道,因河南、江苏等消费大省核销速度超预期,或提前至12月中旬关闭。

    2025年,以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支撑的家电“国补”收官战全面打响,第四批690亿元补贴资金正加速发放,原定12月31日截止的申领通道,因河南、江苏等消费大省核销速度超预期,或提前至12月中旬关闭。这一政策红利下,国内家电市场呈现逆势增长: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家电零售额同比2024年增长5.2%,较2023年提升3.7%,前三季度整体维持增势。

    然而,数据背后暗藏隐忧。尽管市场整体上行,但季度增速持续下滑,9月全品类零售额同比降幅达19.2%。彩电、空调等刚需品类普遍出现双位数下滑,清洁电器、厨房小家电等增长亦明显放缓。更令厂商焦虑的是,实际市场感受与预期差距显著——“国补”强刺激下,行业对增长的期待被吊高,个位数增速反而加剧了信心流失。

    市场困境的根源在于多重压力交织:国补政策透支效应显现,短期需求集中释放后,中长期消费动力不足;地产行业低迷导致家电需求收缩;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市场陷入“低价竞争”循环。部分企业过度依赖补贴刺激销量,忽视产品创新与用户价值挖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恶性竞争。

    从政策端看,“国补”通过20%的让利比例(如一级能效家电最高补贴2000元)短期内拉动了消费,但长期来看,政策退出后需求透支效应凸显,企业和用户均需调整适应。企业端虽通过自补(如降价、赠品)和平台让利(10%-15%)缓解压力,仍难以抑制市场回落趋势。市场人士指出,消费者需求与市场本身均需“休养生息”。

    “国补”对行业龙头影响有限,真正受冲击的是中小品牌。市场需求萎缩下,中小企业现金流吃紧,资金压力骤增,行业寒冬中“御冬能力”成为生死考验。政策退出带来的市场压力与资金紧张,进一步放大了企业对未来的悲观预期,部分厂商选择“躺平”或消极应对。

    关键时刻,信心比补贴更关键。信心充沛的厂商正积极破局:将用户视为品牌共建的“资产”而非“流量”,通过技术创新激活新需求,以差异化竞争构建长期优势。营销专家强调,信心直接影响预期与行为,决定市场波动幅度与经营成效,是需长期维护的核心要素。

    市场低谷期往往孕育新机遇。当前,家电行业需以创新为矛、信心为盾,突破“国补”依赖,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唯有如此,方能在寒冬中积蓄力量,迎接转机。愿多数厂商坚守信心,未来可期!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