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金融保险>正文内容
    • 谁在退出?谁能留下? 解码保险中介市场“离场潮”
    • 2025年11月20日来源:金融时报

    提要: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21家保险专业中介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出市场,数量达到2024年全年退出机构总量。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清虚提质”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报行合一”政策全面落地,保险中介行业将逐步告别过去粗放式经营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期,保险中介市场再现密集“离场”:11月5日,青岛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依法注销山东安盈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保险中介许可证》;10月31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注销上海广汇德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保险中介许可证》;10月29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依法注销深圳市厚达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保险中介许可证》……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21家保险专业中介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出市场,数量达到2024年全年退出机构总量。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清虚提质”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报行合一”政策全面落地,保险中介行业将逐步告别过去粗放式经营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保险中介“退场潮”持续

    保险中介作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交易的关键领域。然而,近年来,该行业正在经历“退场潮”。

    2024年全年,共有21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牌照被注销或吊销。而今年前10个月,注销数量已与2024年相当,预计全年注销数量将超越去年。

    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清虚提质”工作已深入市场的“毛细血管”。

    除了法人机构总量减少,分支机构注销更为普遍。以吉林省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省已有6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被注销,其中包括4家省级分公司和58家其他分支机构,机构总数量较年初下降了11.7%。

    更值得关注的是兼业代理机构的“撤退”。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100家农村商业银行、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等机构主动或被动退出了保险兼业代理市场。

    “报行合一”提高行业门槛

    保险中介机构数量逐年减少,“报行合一”无疑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全面实施“报行合一”旨在确保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与其实际销售过程中执行的条款和费率保持完全一致。这一政策精准地击中了过去保险中介行业赖以生存的高费用套利模式。

    一位保险中介行业资深人士李静(化名)向记者坦言:“过去,很多中介机构的盈利模式就是打‘信息差’和‘费用差’,向保险公司争取更高的手续费、佣金,再返还部分佣金给客户,由此变相降低保费,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中间的差额通过虚列会议费、培训费、宣传费等名目套取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高佣金、低费率’模式。”

    这一盈利模式导致保险中介市场陷入恶性价格竞争,服务价值被严重稀释;同时,也滋生了数据造假、财务不透明等诸多风险。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报行合一”在非车险业务正式落地。通知对保险中介机构的行为提出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强调保险中介机构应配合财险公司执行各项监管要求,设置与所提供服务价值相匹配的手续费水平,真实、合理核算各项收入支出,严禁账外经营。同时,明确禁止以垫付保费、引导投保人延期支付保费等方式扰乱市场秩序。

    “这些规定进一步封堵了可能存在的监管套利空间,对中介机构的财务规范性和经营合规性提出了更高挑战。”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保险中介机构而言,“报行合一”的全面实施,不仅提高了行业的资本门槛,更提高了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门槛。“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管理混乱、专业能力不足的‘作坊式’中介,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并非仅仅依赖“报行合一”这一项工具,而是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引导保险中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例如,宁夏金融监管局在今年年初印发的《宁夏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类监管办法》创新性地提出,将辖区内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为A、B、C、D四类进行监管。对于评级较高的A类机构,给予适度的监管便利和政策支持;对于连续两年被评为D类的机构,明确要求其法人机构对分支机构采取限期整改、停业、撤销或者解除业务授权等严厉措施。

    这种分类监管模式,建立了一套清晰的“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中介机构主动加强内控管理、提升服务能力、防范经营风险,从而实现市场的自我净化。那些长期经营不善、风险隐患突出的机构,将在制度框架下被平稳有序地清退出市场。

    保险中介重构发展生态

    这场“退场潮”的背后,预示着退出常态化将成为未来几年保险中介市场的新生态。这并非行业的衰退,而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优化。

    业内人士认为,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必然是具备以下特征的保险中介机构。一是以专业化与差异化为生存之本的保险中介机构。未来能够生存并发展壮大的保险中介机构,必然在某一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二是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保险中介机构。科技将成为重塑保险中介行业效率与体验的关键力量。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通过人工智能提供智能核保、智能理赔建议;运用线上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黏性,将是保险中介机构不可或缺的能力。

    三是将合规风控能力视为生命线的保险中介机构。合规经营不再是保险中介机构的“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培养专业的合规人才、确保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审视,将是保险中介机构行稳致远的基石。

    四是提供“顾问式”服务的保险中介机构。保险中介从业人员需要真正站在客户的立场,深入了解其需求与痛点,提供贯穿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这种基于信任和专业的长期关系,将取代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短期交易,成为保险中介服务的主流模式。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