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焕新出彩,文旅消费热起来
- 2025年08月18日来源:国际商报
提要:今年以来,我国服务消费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热度不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当前,旅游业正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路径,加速升级焕新,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近年来,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不仅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改善社会预期、创造美好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消费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热度不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当前,旅游业正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路径,加速升级焕新,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政策赋能
旅游消费花式“上新”
今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了48条具体任务举措,既涵盖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主要行业领域,也包括了旅游列车、空中游览、跳伞飞行等新业态、新场景,支持扩大旅游业的优质服务供给。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各地方也在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工会助力职工文化和旅游消费措施;北京、上海等地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方式激活市场,形成政策协同效应;中国工商银行、携程、抖音等相继推出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
在政策指导和支持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催生出新场景、新业态。从研学旅行、非遗旅游、房车旅游,到城市漫步、城郊露营、夜间经济,再到夜宿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行浸式演艺,各地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演艺提供沉浸式体验。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游览,而是更追求主题场景的沉浸式参与。为此,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以多主题、多景观演艺为核心,每天推出各类演出近1000场次,为游客打造多类型的实景演艺剧,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体验乐趣;陕西华清宫景区上演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开演以来累计演出6000余场,接待观众1300多万人次,带动区域交通、餐饮、娱乐、文创等相关产值100亿元以上,重构了文旅产业链。
研学游挖掘更多教育价值。作为南昌市最响亮的红色文化名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把旧址连成线,推出《八一说》革命旧址研学路线课程,包括沉浸课堂、原著围读、场景解密等环节,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河北发布了3条串联海滨、草原、山区的精品避暑线路,打造“一省看中国”的研学资源体系。
科技赋能塑造旅游消费体验。借助全息投影、智能传感等技术,旅游项目将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江西省上饶市金龙岗青年艺术街区以无人机光影表演融合打铁花等传统艺术,打造出极具科技感的文旅IP,同时聚焦年轻群体,设置3D裸眼大屏、集装箱市集,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作为商务部认定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在科技赋能领域有了新突破,街道两旁黑色的智能灯杆,不仅集成了5G基站、视频监控探头和电子显示屏,还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为游客提供便利。
文旅消费的升级离不开区域资源的整合。例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通过交通互通、票务联售、品牌共建等方式,构建起“跨城度假圈”;“江南水乡文化走廊”串联6个城市的古镇资源,游客持一张通票即可体验不同地域的民俗活动,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消费增长。这种协同模式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通过集群效应放大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吸引力。
深挖潜力
提升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旅游消费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尤其是近年来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多方发力消除旅游消费的难点、痛点,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活力。
“促进国内旅游消费的关键在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应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建议政府和企业联合打造一批高品质文旅示范项目,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从而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在王微看来,乡村旅游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但需避免同质化竞争。对此,她建议各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文旅品牌。同时,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城乡消费联动的重要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认为,要围绕高效能服务,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结构合理、高质高效、普惠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积极推动将旅游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公平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便捷高效、全民共享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在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方面,宋瑞表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全力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旅游消费场景,通过各种方式巩固和提升旅游消费信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