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 2025年07月23日来源:经济日报
提要:随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间物理联通不断增强,网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将进一步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逐步实现按工作日连续开市,现货交易实现日前、日内连续开展。远期,将推动两网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最终实现各自经营区内和跨电网经营区间交易融合开市。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任务。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明确今年将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这为今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按下加速键。
建立“网上电力商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电力行业“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行业格局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的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从“计划电”到“市场电”的重大转型。2024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占比达63%。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在各自经营区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力市场。
不过,自2002年“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就一直各自承担不同片区的输配电业务,因规则差异、系统特性不同等,两个电力市场互不联通,两网间缺乏常态化市场交易机制,电力互济以应急调度等为主,“一线一议”“一事一议”,频次少、规模小、灵活性差,阻碍了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增加了系统的随机性、波动性,依靠大电网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富余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间电力市场的分割,成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关键堵点。
谈及两大电网统筹运行,清华大学教授、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夏清表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建成跨区域市场,突破省级独立模式后,关键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说,两个电网的经营主体能够基于一套统一的制度和规则实现跨经营区交易,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自由流动。
绿电消纳更加便捷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是如何实现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建立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分别收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经营区内的跨电网交易需求,通过交易平台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按照交易类型由一方交易机构完成出清,交易结果在两侧平台实时共享、共同披露。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机制创新提出“一地注册、各方共享”,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在一个地方注册后,在全国电力市场都可享受同等资源,破除了经营主体跨区参与的制度性门槛和技术障碍。
在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下,绿色电力消纳将更加方便。交易机制明确,单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作为交易基本单元参与跨区交易。今后,绿色电力在两网中自由流动将成为常态,东部负荷中心的企业能够更便捷、更市场化地购买西部、北部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所产生的绿电,西部地区也能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今年3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依托闽粤联网工程,完成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连续22天把来自广西、云南的绿电送至上海,为交易机制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示范。
“截至今年5月,我国新能源总装机达16.5亿千瓦。”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谢开介绍,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单一电网调节能力渐显不足。例如,中午光伏发电存在消纳难题,夜晚则供不应求;天气变化让新能源发电波动更剧烈。我国幅员辽阔的特点,恰恰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钥匙——不同地区的供需差异,蕴藏着巨大的互济潜力。
谢开进一步解释,当新疆光伏发电量大增、消纳困难时,广东正迎来晚高峰,消纳能力强劲。保供层面同样如此,广东度夏高峰始于5月,而国家电网区域的度夏高峰在7月、8月,错峰互济空间广阔。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张显介绍,此次交易机制明确,跨电网交易不收取交易费,电价水平也将随行就市。
保障高峰用电需求
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在此前试点中,云南、广西绿电送往上海,“三北”绿电输往广东,成交绿电超8700万千瓦时;度夏期间,南方电网送国家电网的交易电量超20亿千瓦时,闽粤直流首次实现度夏期间全时段200万千瓦满送。未来,随着全周期常态化开市和更多跨电网通道建设,输电通道利用率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持续增强,保供互济更加灵活。
当前,正是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的关键时期。“加强跨省跨区电力互济是做好全国电力保供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跨经营区的电力互济。”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近几年迎峰度夏(冬)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协调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有关地方统筹资源,在推动跨经营区电力互济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上述负责人表示,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能够有效发挥我国大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深挖全网电力供应潜力,实现供需有效匹配,提升全国电力保供能力,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国将在年度、月度、月内、现货等交易周期,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有力支撑度夏期间电力保供,组织多方向绿电交易,满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绿电消费需求,并探索达成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
随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间物理联通不断增强,网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将进一步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逐步实现按工作日连续开市,现货交易实现日前、日内连续开展。远期,将推动两网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最终实现各自经营区内和跨电网经营区间交易融合开市。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