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名高管连带公司被罚千万元,太原重工怎么了?
- 2025年11月05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太原重工已经两日跌停。11月4日,太原重工直接跌停,跌幅5.04%,股价收于2.64元/股,总市值约88亿元。11月5日开盘,该公司股价再度跌停。股价遭遇重创,和太原重工近日的一则公告有很大关系。
太原重工(ST太重,600619.SH)已经两日跌停。
11月4日,太原重工直接跌停,跌幅5.04%,股价收于2.64元/股,总市值约88亿元。11月5日开盘,该公司股价再度跌停。
股价遭遇重创,和太原重工近日的一则公告有很大关系。
11月1日,太原重工发布公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
《告知书》内容显示,太原重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已由山西监管局调查完毕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据界面新闻统计,《告知书》中对12名太原重工时任相关高管开出了895万元罚单,加之太原重工被罚的800万元,共涉及罚款1695万元。
因《告知书》触及相关规定,故11月3日太原重工停牌,其A股简称变为了“ST太重”。
今年7月,太原重工就曾披露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告知书》。
根据最新《告知书》,太原重工涉嫌违法的内容主要是年报虚假记载。
2012年,太原重工与黑龙江瑞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拉弹泡300 MW风电工程项目,约定太原重工向拉弹泡项目销售风力发电主机设备,总承包拉弹泡项目风电场工程,并提供项目建设资金。
太原重工通过提前确认拉弹泡项目风力发电主机设备收入、结转成本且少计相关收入和成本,多计拉弹泡项目自采塔筒收入、少计和跨期结转自采塔筒成本,虚增除自采塔筒外其他风电场工程业务收入、成本,少计融资租赁财务费用的方式,导致太原重工2014-2018 年、2020年和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2014年多计营业收入7.5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 8.39%;多计利润总额1.55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63.89%。
2015年,太原重工少计了营收0.44亿元,多计利润总额0.13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4.83%。
2016年,该公司多计利润总额0.019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0.1%。2017年少计营收1.85亿元,多计利润总额0.17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7.37%。
2018年,太原重工同样是少计了营业收入,多计算了利润额。
2020-2021年,该公司营收、利润均出现少计。其中,2021年少计利润总额0.46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5.3%。
《告知书》还指出,太原重工在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中,引用了个别年度的部分财务数据,构成虚假记载。
太原重工上述行为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告知书》称,上述违法事实,有相关公告、年度报告、财务资料、业务合同、情况说明、工商资料、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
此外,《告知书》还列举了包括太原重工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财务总监等角色在内的12名高管相关问题。
山西监管局对太原重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对12名相关人员分别给予警告、罚款及不同期限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其中,作为太原重工时任董事、 副董事长的张志德,是太原重工 2014-2018年年度报告及2020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虚假记载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罚款最多,达到200万元。
太原重工表示,行政处罚最终结果以山西证监局出具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为准,“所涉及项目2021年已完工,相关项目资产2024年已全部剥离,风险已出清,不会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任何影响。”
太原重工是国有控股公司,是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重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其原本是风电龙头,但自2023年起开始逐步减少风电业务。
过去两年,太原重工与太重集团已完成三轮风电业务整合。
2023年底,太原重工先是决定将十余个风电项目及相关资产等转让给太重集团,涉及金额超14亿元。
2024年6月,太原重工将拥有的拉弹泡项目资产划转给全资子公司察右中旗公司,并将后者持有的风电设备(塔筒)制造业务相关资产划转至自身,然后以9.59亿元将察右中旗公司全部股权转给太重集团。
与此同时,太原重工购买了太重集团持有的山西太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购买价格为4.58亿元。
去年末,太原重工再出手,将持有的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39.782%的股权、定襄县能裕新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整体出售给太重集团。
此次交易后,太原重工的风电业务基本“全剥离”。《太原日报》曾报道,这主要利于太原重工聚焦上市公司主业,利于太重集团更好发挥山西风电产业链“链主”作用。
对太原重工来说,风场建设、运营业务投资和运维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弱,对其业绩带来一定压力。如去年被出售的察右中旗公司,2023年、2024年前四个月均是亏损状态,且资不抵债。
2023年,太原重工净利1.85亿元,同比下降14.35%;2024年净利1.95亿元,同比增长了4.17%。
今年半年报中,太原重工对业务的描述,已经变为主营轨道交通设备、起重设备、挖掘设备、焦炉设备、齿轮传动、冶金设备、工程机械、油膜轴承、铸锻件等产品及工程项目的总承包。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矿山、能源、交通、航天、铁路、环保等行业。
界面新闻查阅发现,2023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也曾对太原重工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
2021年6月,太原重工披露拟向控股股东转让子公司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并于2021年7月完成相关股权转让的工商登记变更,但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上述重大事项的后续进展,违反了相关规定。
太原重工还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同时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
今年前三季度,太原重工营收70.28亿元,同比增长9.98%;净利润为0.85亿元,同比增长21.8%。截至期末,该公司负债率达82.05%。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