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汽车>正文内容
    • 聚光灯下的小米YU7能否“御风而行”?
    • 2025年07月03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提要:自2024年底,工信部官网披露小米汽车新款SUV车型“YU7”后,其“陆地战车,御风而行”的寓意收获了不少车迷的青睐。在经历小米YU7不参加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25年5月底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不开启小定等几次期待落空后,小米YU7终于在6月26日晚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自2024年底,工信部官网披露小米汽车新款SUV车型“YU7”后,其“陆地战车,御风而行”的寓意收获了不少车迷的青睐。在经历小米YU7不参加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25年5月底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不开启小定等几次期待落空后,小米YU7终于在6月26日晚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突破24万台……小米YU7开售的火爆情况符合人们的预期却又不断刺激车迷的神经。

    高度聚光灯审视下,随之而来的是接连不断的问题。

    6月27日,上市第二天,有媒体在赛道测试小米YU7时刹车片起火。对此,小米汽车回应称,视频中的小米YU7 Max在天津V1赛车场进行1个暖胎圈+1个飞行圈后,在未进行散热圈的极端情况下,直接驻车,高温导致制动片有机物材料发生起火,但制动系统整体未出现任何制动失效等问题,功能健全,使用正常。此外,测试车辆未使用小米YU7 Max大师模式中的“能量回收增强”功能。

    性能测试风波还未平息,7月1日,又有一些消费者质疑小米YU7疑似存在偷改汽车配置的情况。部分车主称,下单时小米YU7的标准版和Pro版均显示有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但订车后却发现只有Max版本有此功能。

    就上述质疑,《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了小米汽车客服。客服人员承认此前专属配置单PDF文案存在错误并致歉。但对于退定金的需求,客服则坚称,由于定购时提醒消费者确认购车配置,且官网给出的配置描述信息无误,所以不能退还。

    这种答复显然无法让所有用户满意。随后,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微博发文称,小米YU7将限时改配,7月6日上午10:00到7月7日晚上24点,锁单用户(非准现车)都可参与改配。

    雷军的微博给了一些选配错误用户一次更正的机会,但部分冷静下来的用户面对漫长的交付周期犯了难。《经济参考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北京国贸店)和一些门店咨询了小米Y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工作人员表示,锁单之后的交付周期差不多为57到60周。“现在定购交付得一年了。”一名销售人员称。

    事实上,针对小米汽车显示的交付时间问题,小米汽车也在微博做过解释:小米汽车中App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交付时间参考,根据锁单量及当前产能情况测算,首次更新了所有订单的预计交付周期。然而,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挖潜爬坡,实际交付时间也可能会有动态变化,小米汽车App中会动态更新预估时间。

    但即便是小米汽车销售也无法对能否大幅提前交付给出保证。

    这也让其他一些汽车品牌销售抓住了机会:极氪、蔚来、智己、阿维塔等多家车企的一些销售人员在网络上表态,转定自家品牌,愿为用户全额承担5000元定金损失。

    其中,极氪汽车北京一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针对小米YU7补定金的活动,需要用小米汽车订单截图来购买极氪汽车,极氪汽车会退给消费者价值5000元的50000等额积分,充值到App里,可用于后续的充电、保养、购物等。

    蔚来公司上海总部一名销售人员表示,可以理解成购买蔚来任意一款汽车减5000元,但是萤火虫系列除外,“萤火虫是减2000元”。

    这背后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3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9%。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数据很亮眼,但众多新老造车势力在“反价格战”的大背景下,目前能够抢夺“客源”的手段并不多。

    “竞争到最后,拼的就是质量和服务。”业内人士认为,与小米SU7上市后面临的情况相似,由于小米自带话题流量,“生”于聚光灯下的小米YU7也面临更多的审视和质疑,与其落入“自证”陷阱,不妨做好自身。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