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座舱竞争转向“数据质量、场景颗粒度与深度适配”之争
- 2025年11月28日来源:新京报
提要:记者从君迪与同济大学人车关系实验室等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智能座舱的研究洞察中获悉,随着大模型能力普及,汽车行业出现明显的功能同质化趋势。智能座舱竞争正从“模型规模”转向“数据质量、场景颗粒度与深度适配”之争。车企需构建“场景—数据—模型”的一体化闭环能力,实现“模型即应用”,才能在真实用车场景中形成差异化体验。
11月2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君迪与同济大学人车关系实验室等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智能座舱的研究洞察中获悉,随着大模型能力普及,汽车行业出现明显的功能同质化趋势。智能座舱竞争正从“模型规模”转向“数据质量、场景颗粒度与深度适配”之争。车企需构建“场景—数据—模型”的一体化闭环能力,实现“模型即应用”,才能在真实用车场景中形成差异化体验。
研究中提到,用户对智能座椅、智能音响等舒适性硬件的支付意愿提升,体验深度成为未来智能座舱的价值锚点。同时,智能汽车的交互范式正从“被动响应的工具”向“主动认知伙伴”加速跃迁,不再局限于用户触发后才执行指令,而是通过整合传感器数据、用户行为习惯与场景化需求,主动预判并提供服务。
此外,研究发现,2025年智能座舱已经开始从“数字冗余”转向“实用主义”的理性变革,智能座舱交互回归理性,触控与物理按键进入“再平衡”;未来智能座舱的竞争焦点将从“功能的广度”回归“体验的深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